《弟子规》对当代家庭德育的启示内容摘要:家庭教育对于个人道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家风文化在家庭德育方面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对我国家风文化进行研究,以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使得社会加大对家庭德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推动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关键词:家庭德育弟子规家风《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是传承了三百多年的家教宝典,其内容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作为全书总序,并分七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弟子规》用精炼而生动的语言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传递儒家文化,是教育后辈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人们的精神和道德追求在许多方面反而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社会中功利主义和享乐之风盛行。如此不良之风对我国家庭德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家长们过度追求子女的智力教育,从而造成了自律道德教育的缺失。一.家庭德育在当代德育中的地位相对于生活的多层面性,家庭生活是德育回归最为基础的路径,它构成了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的底色。在家庭中,成年人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其他人,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品格、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大量研究资料和生活案例显示:一个人后天的品格与其从小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庭已不能仅仅从“私人领域”这一角度去看待,其作用的辐射性已远远超出了私人领域,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二.家风文化与当代家庭德育的关系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与经验的积淀。作为一种“传统”,它代表着过去,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现在与未来。它虽包含着历史性的糟粕,但同时也彰显着人类所共同期许的价值与理想,尤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是家风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一些优秀成果,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表达,从而使之深融于中华民族的性格和品性中,流淌于中华民族每一成员的血脉中。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家风文化存在基础的古代宗法父权制大家庭已不复存在,但“家庭”依然是人们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活动领域,并发挥着育人的基础作用,传统家风文化与当代家庭德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容忽视。由此,从家风文化中汲取营养也成为完善现代家庭德育的必然之路。文化上的传承性。当今中国,家庭德育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都与古代大不相同,但是当代家庭德育却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传统家风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一部分,其不再简单体现为历史事实的叙述,也体现出与当代家庭德育在历史文化上的传承关系,并为当代家庭德育提供经验借鉴。教育方法上的共通性。传统家风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而且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古人提倡:养正于蒙、言传身教、严慈相济、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方法在当代家庭德育中也同样被重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尤其是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大量存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加重视子女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家长们的教育方法也更加灵活,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人所倡导的这些教育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作用。三.《弟子规》对实现家风传承的启示当今社会,家风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传统大家族结构逐渐被以“三口之家”为主要模式的小家庭所取代,而家族的家谱的遗失、宗祠的没落以及家庭教育的失当等都严重威胁了优良家风的传承。此外,对传统文化的消极态度、“留学热”、高频率的人口流动,也成为阻碍家风传承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弟子规》在家风传承中的独特作用,有助于扭转这一局面。1.运用主流价值观解读《弟子规》,促进家风的现代化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人们对家风的精神内涵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只有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更新家庭观念才能保证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风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