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心得体会范文6篇【汇总】。于坚定务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为国家法治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有法可依是从引导国家进入依靠法律制度实现管理秩序的规范而言的,使对国家的治理有法律可以依循。而科学立法的目的是要通过立法筑牢制度和权力笼子,不是仅仅有法律依据,而是更加注重立法的质量,确保人民通过法律将国家权力固定下来,把国家权力关进笼子里面去。同时,科学立法更能保证法的正当化,减少恶法现象的存在。从而真正做到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从有法必依到严格执法。有法必依强调的是对法的依循,侧重于对执法过程的要求。而严格执法既突出了执法遵循,又强化了对法的实施。明代张居正上疏明神宗实行考成法时曾提到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制定出来的法律只存在于纸上和墙上而不能严格去落实,这样的法律岂不变成没有牙齿的老虎。因此,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据统计我国现有的200多部法律的80%以及90%的地方性法规和几乎所有的行政法规是靠行政执法去实施的。可以说严格执法既包含了行政执法,也包含了公民的自觉守法。严格执法是对法律权威和尊严的维护,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促进。因此,执法者定当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从执法必严到公正司法。过去我国法治建设的重点是围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今法治建设工作有了巨大发展,不仅建立起完善的执法和司法体制,而且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执法和司法队伍。从近年一些典型的执法、司法案例看,人民群众已经不仅仅满足执法必严,而对公正司法有了更高的渴求。公正司法不仅体现了执法必严,也强调了执法第1页共8页的公正性,更能体现执法为民与秉公执法这一法治精神的统一,满足法治服务于公正的价值要义。真正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违法必究到全民守法。违法必究强调的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而全民守法体现的不只是这一平等,还明确了全民作为守法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讲更能表达法不是为了治谁而设的,而是全民都应当自觉遵守的规则,成为约束全民言行规范的红线和底线。全民守法重指全民,不仅包括每个公民,也包括了法律的制定者,当然这里面还有党政机关、执法机关。从而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心得体会范文二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社会治理应该走法治化的道路,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党的十八大对于法治提出了新的表述,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个字,我将此概括为法治新十六字方针。研究社会治理法治化,离不开法治的几个基本要素和环节。法治新十六字方针对社会治理法治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立法的提出,对于立法和政策制定都有重要意义谈到立法,一般人会理解为国家级的立法,但是现在的立法已经是多层次了。我将中国的立法结构概括为一元两级多层次。一元是指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立法体系;两级就是指中央和地方两级;多层次是指在中央和地方有不同的立法层次。对于有立法权的主体,在立法过程中要不要讲科学立法,这就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除了立法以外,我们还在思考当代中国的规范体系问题。除了法律规范以外,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起重要作用的其他一些规范类型,比如政策,党委要制定政策,政府要制定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在制定政策,这个政策也是一个规范体系,那我们就要考虑,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不要考虑法治化的问题。政府的决策、党委的决策,要不要体现科学的问题。因为科学这个概念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包括党委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和宪法做一下对照,要和法律做一下对照。这些年在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中国的法律冲突现象严第2页共8页重,政策和法律冲突的地方更多。我看到一个报告,也是社会上议论比较多的问题,中国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