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史各庄镇中学市级行为规范示范校总结[范文大全]市级行为规范示范校申报材料史各庄中学2010年9月一个好的习惯可以造就一个人,一个坏的习惯则能毁掉一个人。现在的中学生是二十一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他们现在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状况如何,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而且对未来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的“四有”新人,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区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坚持深入、持久、广泛地开展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所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一、依据《规范》,确立目标,有规可循。我们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出了“安全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中学生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产生正确的行为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能力及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制、自理、自立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训练要求:七年级侧重于《规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规范》,并自觉地按《规范》要求做好有关校内的“基本行为习惯”。八年级侧重于将《规范》教育与理想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树立理想,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去认识和实现“规范养成”,注重“规范”的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做到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自觉遵守“规范”。九年级侧重于将《规范》教育和成才教育结合起来,积极维护《规范》,并通过进一步的第1页共4页训练,使“自觉遵守规范”升华为自己道德品质的一部分。根据确定的各年级总体目标,我们又从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劳动习惯、行为举止习惯等方面分别拟定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从而使学生在守《规范》时,能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二、强化宣教,创设氛围,提高认识。每学年学校工作计划,德育处工作计划都把安全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列为主要内容。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月都结合入学教育开展“日常行为规范宣传教育月”活动。为切实有效地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规范、知规范、守规范,我们在活动期间给每一个学生专门印发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及《史各庄中学学生在校一日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对《规范》的40条逐条予以诠释。然后通过校会、班会,班主任负责分周带领学生学习。为了提高各班学习《规范》的自觉性和效果,学校德育处还专门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要求班主任和学生都要把学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所有学生须做到逐条掌握,全面了解。在学习宣传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多种宣传工具,如播音室、校报、橱窗、板报、班会课,观看录像等加以宣传教育,真正使《规范》内容“深入人心”,让学生感到时时、处处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使行为规范的落实更具体明确且易于操作。在贯彻《规范》的活动过程中,我们首先积极营造浓郁的学《规范》氛围。如在学生必经之地醒目的地方贴上以《守则》、《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固定瓷砖;教室内外墙壁上悬挂名人名言、名人画像;在操场上、道路旁设立规范提示语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其次,板报、广播、讲座、班会等全力出击,构筑立体交叉教育网。如开展了以“学《规范》”为主题“牢记八荣八耻,光大雷锋精神,做文明史中人”的班级黑板报检查评比;校播音室专门设立了“‘《规范》与我’大家谈”栏目;各班专门进行了一次“牢记八荣八耻,光大雷锋精神,做第2页共4页文明史中人”的师生专题大讨论;学校、班级充分利用校会、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学习《规范》的动员和学习。第三,上下齐动,共创幽雅、安静、卫生、优美校园环境。学生身处其中自然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和策动力,从而规范自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