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抢抓铁路建设机遇总结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团结一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奋斗新发乡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杨德辉2011年月日各位代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乡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十一五”期间政府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全乡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乡上下紧紧围绕按照“农业稳乡、科教兴乡、基础强乡、生态美乡”四大战略,解放思想,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开启我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1、农业结构逐步优化。以农业稳乡为目标,近几年来全乡种植优质马铃薯、脱毒马铃薯、玉米、杂交玉米、玉米地膜覆盖、绿肥种植、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至“十一五”末,全乡农作物播种面积45465亩、粮食总产量9915吨,其中马铃薯2716吨,比2006年增产2047吨,年增长率7.8%。2、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按照“远抓山、近抓粮、长抓畜、短抓庭园经济”的发展思路,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规模养殖为主的养殖业,重点抓好畜种改良和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十一五”末,全乡规模养殖户逐年增加,牛、马、羊、猪、鸡存栏量分别达到5541头、2037匹、9770只、36905头、8.78万只。3、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突出抓好以水、电、路、通讯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夯实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完成了电新(电视台至新发乡政府)29.66公里通乡油路建设,彻底打破了制约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交通瓶颈;实现全乡第1页共12页村村通公路,五年来全乡共修建通村公路105公里,并逐步实施村民组通组路工程;启动龙新(龙场至新发)联村油路46.5公里。实施了开坝、贵坪、啊嘎、民族、中心等村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共安装饮水管道20余公里。完成487户沼气建设项目和1977户危房改造及移民搬迁工程;完成龙场镇到新发乡1万伏双回路农电网改造工程,全用用电户率达100%,完成开坪集市的低压绝缘改造,投资8.6万元完成了开坪集市及重点部位监控安装。全乡通讯网络基本覆盖,通迅条件进一步完善。并建设完成乡综合文化站、计生服务所、村级组织阵地、乡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农家书屋2个、敬老院以及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近1亿元。4、财税逐年增加。2010年,实现财政收入578万元,比2006年增长2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258元,比2006年增长1867元。(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地、县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和资金,严格程序、及时办理,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2、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以“两基”复查及“普实”验收为工作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年辍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初中生辍学率均达相关要求。全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稳步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积极争取和实施教育危改和校安工程项目,完成坪子小学、新发民族小学、新发二中、新发中学、松发小学等危改及校安工程,有效改善了教学条件。3、公共卫生和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不断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五苗”计划免疫接率,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年均参合率达到95%以上。4、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扎实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一主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机制建设为核心,以作风建设为重点,激发村级抓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使命感。认真落第2页共12页实计划生育奖扶政策,做好外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搞好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服务,符合政策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刚性指标较好完成。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服务条件,优化服务质量,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统筹协调解决人口问题。5、民生工作进一步改善。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核心,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