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背景下中职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实践研究摘要:2020年,国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规划明确指出:要实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见,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我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实践研究是在“产学研”一体化背景下围绕创新工作遇到的种种问题,全面把握共青团工作创新的良好机遇,深入开展研究共青团工作创新。关键词:“产学研”一体化;中职学校;共青团;创新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学校全面贯彻我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教学形式:是中职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当前对于中职学校“产学研”背景下的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还有不少欠缺:首先:“产学研”一体化的中职生人才培养和发展模式未能引起学校共青团组织的充分重视。其次,中职校团组织未能从共青团工作的角度深入分析其发展模式,并通过何种途径在“产学研”工作中发展共青团巨大作用缺少重视、研究。最后,中职校团组织未能深入思考“产学研”背景下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二、课题的实践思路和举措(一)工作机制的创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在教育、教学、实训等环节上需要校企雙方共同参与,在共青团工作方面,这对中职学校和企业,尤其是对两者的团组来说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1、健全了“产学研”一体化机构。我校共青团组织设立了专门机构,加强与企业共青团的联系,如团委成立企业联络部或企业实践部等。企业共青团也重视与中职共青团组织的联系,设置专门机构,方便共同开展工作。2、明确了“产学研”一体化职责。我校共青团组织和教学机构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及有关专业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教学管理。3、落实了“产学研”一体化制度。在我校共青团组织和企业、工厂都建立有关的管理制度,如学校共青团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还建立如安全教育制度、学习成绩考核和学籍管理制度等,并严格落实。(二)工作内容的创新我校共青团主要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文体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和团学干部培养等内容,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共青团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从而促使共青团工作的内容进一步创新。1、在思想教育上有创新我校共青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落实“产学研”一体化理念,在学生学习观念教育、爱党爱国主义教育、就业观念教育中融入“产学研”一体化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上工作创新。(1)学习观念教育有创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求学观。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前提下,学生真正认识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只有深刻认识学校实行“校企合作”,学生自身进行“产学研”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为学有所成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2)传统爱党、爱国主义教育有创新,我校共青团把中职学生爱党、爱国主义教育与企业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中职的共青团组织深刻发掘学校里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结合鲜活的实例,如我校与民工子弟学校结对献爱心、敬老院定期慰问等身边的故事加强对中职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的教育。(3)就业观念教育有创新,引导了学生梳理正确的就业观。“就业”是部分中职学生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创新(1)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贯彻落实“产学研”一体化理念,努力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共青团组织承载着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的工作职责。(2)努力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以此来熏陶和感染中职学生,使他们更早地了解企业需求,学习企业文化。我校共青团通过深入落实“产学研”一体化理念,逐步达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