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工件•信访举报工作概述contents•信访举报工作的基本原则•信访举报工作的主要内容•信访举报工作的方式方法•信访举报工作的监督与考核•信访举报工作的案例分析目录信工01信访举报工作的定义与特点定义信访举报工作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特点具有民主性、法律性、监督性、服务性和群众性等特点。信访举报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目的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义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社情民意,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信访举报工作的历史与发展历史信访举报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立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信访举报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维权意识的提高,信访举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信访举报制度改革,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办理效率,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信工本原0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对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信访问题负主要责任,及时妥善处理。分级负责根据信访事项的性质和管辖层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谁主管、谁负责主管单位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当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信访问题负有处理的责任,要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处理。责任落实主管单位应当及时处理信访问题,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得推诿、敷衍、拖延。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01020304依法处理及时处理就地解决疏导教育信访问题的处理应当依法进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应当及时处理,不得拖延。尽量在信访人所在地解决信访问题,减少群众的奔波劳累。在处理信访问题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群众的疏导和教育,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预防和化解矛盾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预防为主社会稳定在处理信访问题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维护社会稳定,防止事态扩大和恶化。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信访问题的发生。化解矛盾对于已经发生的信访问题,应当积极化解矛盾,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信工03要内容受理范围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违反党纪行为、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检举控告。受理党员对党纪处分或者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受理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复审申请。受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批评、建议和意见。办理程序初步核实立案审查对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解,确定是否需要立案审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查处理审查结论对审查认定的违纪违法事实进行调查取证,形成调查报告,提出处理建议。对审查结论进行审核把关,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办理要求严格依法依规及时高效信访举报工作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确保程序合法、处理恰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不得推诿扯皮,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加强监督检查要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泄露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和举报内容。对信访举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信工04式方法来信来访定义特点要求来信来访是信访举报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指群众通过书信、走访等形式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或投诉请求。来信来访具有直接性、互动性和真实性等特点,能够直接反映群众的诉求和意见,为纪检监察机关提供第一手资料。对于来信来访,纪检监察机关应当认真对待,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网上信访定义网上信访是信访举报工作的新兴方式,是指群众通过互联网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或投诉请求。特点网上信访具有便捷性、高效性和环保性等特点,能够方便快捷地反映群众诉求,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降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