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交流发言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主题交流发言2014年3月6日按照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安排部署,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观看视频案例教育,对于增强党的意识、组织纪律意识和廉洁勤政意识,全面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今天,根据安排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为主题进行研讨交流,我觉得研讨符合主题、贴近活动实际。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我认为这六个字就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最核心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列举的“四风”问题的诸多表现,实质上就是表达“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为了谁”解决的是宗旨问题,是让我们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强调全心全意为了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依靠谁”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提醒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力受监督,要处理好权与官、权与责、权与利的关系,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凡事为人民所用;“我是谁”解决的是自己人生定位问题,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事业观,要有责任担当、事业意识,为官一任要干出经得起群众检验、实践检验、历史检1验的工作业绩。“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真正把“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搞清楚,“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也就树立好了。所以只有真正理解、把握、践行了“为民、务实、清廉”这六个字,我们“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怎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才有了确切的答案。作为我们党员干部来说,面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第1页共5页活动这一重大课题和历史任务,就必须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作风建设为聚焦点,以解决“四风”问题为突破口,时时处处警醒自己,时时处处摆正位置,时时处处造福百姓,力争在工作实践中得到百姓的认可。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研讨主题,结合自己学习思考,谈3个方面的体会。一、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时刻明确“为了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政权的兴衰,事业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是否以民为本,能否赢得民心。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每一个岗位、所做的每项工作,都是人民给予的,最终也是面对人民,服务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就是要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自觉地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一是要相信尊重依靠群众。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公仆之心对待群众。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2而不是相反的关系。与群众打交道必须摆正公仆与主人的关系,真心实意和群众交朋友;要以谦虚姿态问计于群众,我们做好每项工作都会有困难和风险相伴共生,而克服困难、抗拒风险的办法,就在群众之中,要相信群众的智慧,甘当学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落实艰巨任务时,还要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依靠群众的力量去推进各项工作。二是要对群众充满深厚感情。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心里装着群众,体现的是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一个对群众没有感情的政党,绝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一个对群众没有感情的党员干部,也绝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心里装着群众,就是要爱民。孔繁森有一句名言:“爱的崇高境界是爱人民”,郑培民说:“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话虽朴实,但却充满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有了这种真情实感,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