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一直以来,省供销合作社十分关心的建设发展,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省社领导多次亲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加快了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步伐,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和80.2万老区人民向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将我县基本县情和供销综合改革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一、基本县情县位于省东北部,地处区腹地,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幅员4116平方公里,辖49个乡镇,524个行政村,总人口80.2万,有川陕苏区首府、中国红军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溶洞之乡的“一府三乡”美誉。文化厚重。古属巴国,秦属巴郡,自西魏置县。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当年全县仅23万人就有5万人参加红军,李先念、徐向前等446位共和国将帅在这里留下浴血奋战的足迹,孕育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资源富集。是秦巴生物基因库、中药材主产区,有生物资源2200余种。是中国银耳发祥地,是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全省农产品质量监管示XX县区。境内有铁铝煤等矿产资源30余种,天然气储量达1万亿立方米。环境优美。是全国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62.5%,被誉为“天然氧吧“。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诺水河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空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全省森林康养十大目的地之一。发展加快。20XX年,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3.5亿元,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1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亿元,增长1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亿元,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65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0元,增长10%,取得了加快发展的明显成效。二、供销综合改革工作情况(一)基本情况全县供销社系统现有社属企业14个,基层供销(含分社)第1页共6页社49个,固定资产现值4.2亿元。20XX年,全系统商品购销总额14.66亿元,社办工业总产值2.2亿元,汇总利润912万元。近年来,在省、市供销社的领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文件精神,按照每年不低于100万元标准预算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对基层供销社的恢复发展按照一类乡镇100万元、二类乡镇80万元、三类乡镇50万元给予支持,将供销改革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不断强化供销工作。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分管领导亲自安排部署、督查抓落实。县供销社立足“三农”强服务,按照“深改革、抓经营、强管理、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机制创新,努力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助推脱贫奔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XX年,获全省供销社系统“会计、统计基础工作先进单位”“监事会建设先进单位”“信息宣传先进单位”和“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四项荣誉称号,在市委市政府对县委县政府的综合目标考核中名列前茅。(二)工作成效1.着力完善基层组织,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坚持“县级主导、乡镇主力、村组主体”的总体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点式突破、整体发展”的工作要求,不断优化三级供销体系规划,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提高产业融合发展的统筹度。一是分类改造基层社。通过“中心社带分社”“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招聘能人富人带资建”等发展模式,恢复了36个乡镇基层供销(分)社,配套完善了13个中心场镇供销社,实现基层社恢复重建乡镇全覆盖,拓展了服务功能,突出了为农服务特色。二是新建农村综合服务社。围绕幸福美丽新村、连片扶贫开发示范片、乡村旅游环线等重点区域,通过加盟、合作、参股、业务联结等方式,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社459个。三是领办农民专合社。以“基层社+专合社”“直属企业+基层社+专合社”等模式,领办了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8个,建农产品基地16个。第2页共6页2.着力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围绕银耳(食用菌)、茶药、干果、生态种养殖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坚持区域化布局、链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