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高级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意见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建设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服务地方的能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国家、省、市人才规划为主线,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大力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引领作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提升办学层次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二、总体目标围绕提升办学层次的目标,以整合和培育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为重点,以激励和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引进与培养拔尖人才为抓手,按照“积极引进、大力培养、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的方针,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力争到20XX年,高层次人才突破80名,使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分布进一步合理,人才机制进一步理顺,人才活力进一步激发,部分专业、领域形成人才优势,重点专业、重点领域人才充足,拥有一支“总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三、基本原则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公开择优选聘领军人才,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使高层次人才队伍扩大数量和提高素质,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坚持资源配置向高层次人才倾斜的原则。在学校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加大优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实行以满足高层次人才发展需要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坚持培养、引进与合理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之间的关系,既要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又要大力培育现有人才,更要合理使用留住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教学、科研与管理人才并重的原则。既要重视教学科研专门人才队伍的建设,也要注重管理第1页共5页人才队伍的培育,根据上级部署,积极推行职员制,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学校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四、具体措施(一)立足长远,制定科学合理的高层次人才规划在现有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围绕办学目标,根据学校“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切实制定科学合理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等规划,做到谋划发展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规划时考虑人才需求。建立高层次人才的信息库,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高层次人才业绩档案,掌握高层次人才基本信息,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评价、使用和聘任等提供依据。(二)培养与引进并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梯队按照“公平竞争、择优选聘、严格考核、优胜劣汰”的原则,从提升办学层次及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出发,进一步加大培养与引进的力度,努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和多领域的人才梯队,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1.设置高层次人才专项岗位。根据学校和地方经济发展及构建学校现有优势专业及团队需要,面向国内外引进若干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学术背景的知名专家学者,造就在省内外有影响的领军人才,迅速提升学校的人才竞争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先使用相应专技岗位,并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制,符合相关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聘任为中层管理干部。2.优化多层面的拔尖人才梯队建设工程。按照“成熟一批、资助一批、出入有序、动态管理”的原则,滚动培养一批热爱学校教育事业、具有较强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的教育科研团队和教学名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对重点培育的教育科研团队实施专项经费资助,对名师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制和岗位津贴制。3.深化实施“人才海外培养”工程。进一步加强与国(境)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选派高层次人才到国(境)外进修、访问学习或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师资培养国际化的长效机制,促进学校专业建设与教师科研工作水平,切实提高高层次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学校核第2页共5页心竞争力。4.大力拓展高层次人才的柔性引进工作。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柔性引进部分在国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