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六病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评价指标评价要点评价方法分值一、科室管理(50分)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5、建立卫生专业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6.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二、门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100分)1.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2门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3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和报告制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三.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200分)1由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生,护士,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服务。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2、所有在科室职业的医生、护士均已注册。3、职业医生、护士无超范围执业。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7、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8、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药事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那办法》,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有一名执业的医生或护士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发现一起执业医师或护士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不符合人力资源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不符合护理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为零。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酌情扣分。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一条扣一分。随机抽查医护人员1~2名,不熟悉相关制度者,酌情扣分。发现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能遵循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的,酌情扣分。无相应预案不得分无联系渠道酌情扣分无科室梯队建设项目、制度和实施措施的酌情扣分。无科室继续教育培训目标和实施目标的酌情扣分。未进行考评的不得分。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8分4分7分6分4分3分4分4分5分5分7分15分5分5分10分5分10分9分9分10分5分5分5分10分10分10分20分10分20分10分10分30分4分4分6分6分3分4分3分4分2由上级医生负责评价与核对住院诊疗(药物,手术/介入、康复)计划/方案的适宜性,并记入病历。3.应用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路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应用临床路径使诊疗流程标准化4.加强对急救药品及器材的管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急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5.加强护理缺陷管理,制定并实施不良事件报告和管理制度。6.按照医嘱要求观察病情,根据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记录。7.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五、患者服务与持续改进(50分)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2.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3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4患者及其家属教育与沟通。5就诊环境管理。6.患者评估六、患者安全目标与持续改进(50分)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方案。2.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