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学知识1、智力障碍儿童的定义:年龄在18岁以下,智力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并伴随着明显的社会适应性行为障碍的儿童。2、智力障碍的分级:(1)传统上,按照接受教育的能力,可以把智力障碍分为:可以教育的、可以训练的和需要监护的三个级别。(2)按照智力障碍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级别,这四个级别又分别称为四级智力障碍、三级智力障碍、二级智力障碍和一级智力障碍。四个级别所对应的智商和社会适应能力分别是:轻度的智商在2.01~3个标准差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属于轻度适应缺陷;中度的智商在3.01~4个标准差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属于中度适应缺陷;重度的智商在4.0l~5个标准差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属于重度适应缺陷;极重度的智商在5.01个标准差以上,社会适应能力属于极重度适应缺陷。3、智力障碍儿童的病理原因:遗传因素是导致重度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孕期感染是导致智力低下患儿的又一主要致病因素,尤以妊娠前三个月感染影响最大;再者孕期营养不良是宫内胎儿生长迟滞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学专家经过大量研究,现在可以知道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愚型等占弱智儿童5%~10%。基因突变如先天性代谢异常病属于此类。2、产前损害包括宫内感染、缺氧、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药物、放射线、汞、铅、吸烟、饮酒、吸毒、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孕妇患病。3、分娩时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早产儿、低血糖、核黄疸、败血症。4、出生后患病包括患脑膜炎、脑炎、颅外伤、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病,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等。4、预防措施:要减少弱智儿童的发生,就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避免近亲结婚,对严重遗传病尽量动员绝育术。避免早婚和超过40岁妇女高龄生育,因为容易使染色体异常发生先天愚型。做好产前保健检查,提高处理难产的技术,减少产伤,有条件的地区对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及早发现病人,早期治疗,减少弱智儿童发生。一级预防采取措施积极防止或减少智力障碍的发生。例如:普及婚前检查,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提倡优生优育,反对近亲结婚,缺碘地区的重点人群及时补碘,科学接生等等,可以有效地预防智力障碍的发生。二级预防采取二级预防措施旨在阻止一些致病因素导致智力障碍。例如已经发现一个儿童有,就可以为该儿童制定严格的食谱,减少或基本不让他进食带有苯丙酮酸的食物,就可以有效地阻止体内大量积累苯丙酮从而避免影响大脑发育。同时,对一些可能出现智力障碍但尚无明显障碍表现的儿童(称为“高危儿童”)提供医学、教育和社会等全面帮助,可以有效地减少高危儿童出现智力障碍。三级预防采取三级预防旨在减轻智力障碍产生的消极后果。对智力障碍儿童和高危儿童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就是最重要的三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限制障碍带来的功能缺失,让智力障碍儿童保持较好的生活状态。一级预防是在做好婚检和产检,二级和三级预防是对于儿童出生之后有轻微症状的进行预防,智力障碍在大多数人看来或许是没能够接受的,但不管是怎样的结果,应该坦然接受。5、掌握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和个性发展特点认知发展特点: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对认知的有关概念并么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可以肯定的是,认知实质上就是对信息的接收、贮存和使用,具体表现于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的活动,其中,智慧活动是最主要的活动。感知特征:A感知速度缓慢B感知觉容量小C视知觉不够分化。注意特征:A不随意注意占优势,随意注意发展缓慢。B注意的稳定性差,并且难以转移。C注意范围狭窄。D注意的分配能力差。记忆特征:A遗忘规律先快后慢.B有识记不正确现象。C以机械记忆为主,有意义记忆为辅。思维特点:以具体直观、概括或抽象水平低是智力落后儿童最典型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学习兴趣较少,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的需要不占优势。个性发展特点:意志品质:A主动性不足。B意志软弱。C缺乏自制力。D固执。情绪特征:A情感分化慢。B情绪受环境影响大。C高级情感体验少。自我评价的特性:过低的自我评价和对自己过高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