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健康,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398元/千克。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1~2题。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光、热、水充足B.生长期长,病虫害少C.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珠三角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其主要原因是()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地价上升②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③水稻种植用水量大,灌溉水源明显不足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珠三角地区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⑤珠三角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答案:1.B2.D解析:笫1题,东北地区纬度高,夏半年日照时间长,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气温偏低,病虫害少。这些是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条件。第2题,由于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减小,粮食种植减少;农业生产转向经济价值更高的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珠三角地区水源比较充足,可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全球变暖会使珠三角地区的气候更适宜水稻生长;珠三角地区土地盐渍化不明显。读图,回答3~4题。3.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4.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答案:3.C4.B解析:第3题,从经纬度位置可看出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其中甲为大兴安岭,乙为松嫩平原,丙为长白山地区,东北地形表现出明显的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特征。东北河流春季积雪融水使河流水位较高,夏季7~8月份由于降水多而使河流处于高水位,即河流一般有两次汛期,以夏汛水量最大,即河流径流量主要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流还存在凌汛现象。从等温线判断甲气温最低,从降水量线看丙降水最多、甲最少。第4题,东北平原面积广大,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地区,土壤肥沃,粮食生产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该区域由于纬度位置较高,热量相对不足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玉米原产地在墨西哥,十六世纪传入我国,玉米在我国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读我国玉米分布图,回答5~6题。5.东北地区多春播玉米,华北地区多夏播玉米,造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B.市场需求C.作物熟制D.水分差异6.为了解决东北地区卖粮难的生产销售怪圈问题,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A.对农民增加粮食直补B.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C.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D.提高机械化水平答案:5.C6.B解析:第5题,东北地区为一年一熟,玉米适宜在春季播种(春播玉米);华北地区两年三熟,需要在6月上旬冬小麦收获之后进行播种(夏播玉米),造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作物熟制。第6题,农产品深加工可以利用剩余农产品,从而带动种植业的发展,解决农产品生产销售怪圈;对农民增加粮食直补可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不能解决销售问题;东北地区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对我国粮食安全有不利影响;提高机械化水平只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解决粮食销售问题。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①保障城镇用水②开发水能资源③蓄水灌溉农田④发展水产养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③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7.C8.B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县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