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二、近代中国专题十二一、选择题1.(2018·肇庆三模)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这一变化反映了(B)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C.政府放宽对棉花出口的限制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解析】从60年代棉花出口增加乃至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棉花大量出口导致传统手工纺织业的衰败,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项错误;B项正确;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模式,A项错误;材料现象是经济作用,政府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C项错误。2.(2018·烟台4月)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年代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上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D)A.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B.“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C.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D.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农业税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这说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A、B两项是1895年后的情形,排除;清政府在1895年《马关条约》后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项排除。3.(2018·高考历史模拟卷一)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说:“1820年中国GDP为199.21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1870年中国为187.17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6.6%。⋯⋯估计这两个年头中国人均GDP都是523美元。”这说明,当时中国(C)A.民族经济开始衰落B.传统经济受到冲击C.经济受到战争影响D.海外移民现象严重【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GDP及其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都有所下降,而人均GDP却没有变化,这表明近代以来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经济受到极大破坏,故C项正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表述明显错误;传统经济受到冲击,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海外移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太大,故D项错误。4.(2018·高考押题卷二)下表是1871~1891年(每十年)中国几种主要农产品出口数量统计表(单位:担),可以说明当时中国(D)A.自然经济破产B.茶叶品质低下C.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D.受世界市场的影响渐深【解析】表格中的数据表明中国自1871年至1891年的20年间,棉花、茶、丝、油的出口数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愈发紧密,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故D项正确;自然经济瓦解主要表现在雇佣关系的兴起和发展,农村自给自足的状态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自由劳动力并参与社会生产,表格中的数据是出口总额的大体数据,无法体现自然经济的瓦解,故A项错误;茶叶的品质低下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故B项不符合题意;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是指出口的贸易额大于进口的贸易额,材料中的数据只有出口数量没有进口数量,无法得出出超这一结论,故C项错误。5.(2018·吉林二模)旧式商人朱其昂若由官设商局招徕(富商投资),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官局洋务官吏盛宣怀筹国计(办轮运)必先顾商情⋯⋯试办之初,必先为商人设身处地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泰西轮船、机器、火炮之精⋯⋯以此致强,以此致富,若中土仿而行之,势必雄跨四海上表为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派别人物关于办洋务的意见,他们都主张(A)A.不同程度上发展民族工商业B.主要形式是实行官督商办C.主要目的是抵御西方经济侵略D.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解析】从材料“招徕(富商投资)”、“筹国计(办轮运)必先顾商情”、“若中土仿而行之”,可知不同派别的人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故A项正确;材料仅有朱其昂提出实行官督商办,其他人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从材料“若中土仿而行之,势必雄跨四海”,可知抵御西方经济侵略是郑观应的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人物仅提出的发展洋务的方法,没有体现出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错误。6.(2018·新疆二模)1866年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作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实际是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