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课题:必修五7陈情表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4、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感悟“孝”,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学习重点:1、实词“险衅”、“夙”、“祚”、“薄”、“拔擢”、“除”、“笃”、“息”、“逮”、“寻”、“逋慢”、“区区”、“卒”。2、虚词“见”、“以”、“之”、“于”。学习难点:作者两难处境的理解。课时安排:5课时课内探究学案一、齐读前两段,结合注释,找出重要的文言知识(通假字、重要词语、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并翻译。(1)臣以险衅(2)夙遭闵凶(3)慈父见背(4)祖母刘悯臣孤弱(5)舅夺母志(6)门衰祚薄(7)终鲜兄弟(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9)而刘夙婴疾病(10)未曾废离(11)逮奉圣朝(12)前太守逵察臣孝廉(13)拜臣郎中(14)寻蒙国恩(15)除臣洗马(16)具以表闻(17)则刘病日笃(18)实为狼狈二、反思总结:一、二段的文言知识1、通假字(1)夙遭闵凶(2)零丁孤苦(3)常在床蓐2.词类活用(1)猥以微贱(2)臣具以表闻(3)则刘病日笃3.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①古义:②今义:(2)至于成立①古义:②今义:(3)至于成立①古义:②今义:(4)而刘夙婴疾病①古义:②今义:(5)沐浴清化①古义:②今义:(6)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①古义:②今义:(7)拜臣郎中①古义:②今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学校: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8)臣欲奉诏奔驰①古义:②今义:(9)则告诉不许①古义:②今义:4.特殊句式(1)而刘夙婴疾病()(2)则告诉不许()(3)急于星火()一、合作探究齐读三、四段,结合注释,找出重要的文言知识(通假字、重要词语、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并翻译。(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2)过蒙拔擢(3)宠命优渥(4)岂敢盘桓(5)日薄西山(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8)皇天后土实所共鉴(9)听臣微志(10)庶刘侥幸二、反思总结:三、四段的文言知识1、通假字臣密今年四十有四2、词类活用(1)凡在故老(2)少仕伪朝(3)历职郎署(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5)谨拜表以闻3、古今异义(1)臣密今年四十有四(2)臣之辛苦4、一词多义夙:①夙遭闵凶②夙兴夜寐矜:①犹蒙矜育②不矜名节③愿陛下矜悯愚诚薄:①日薄西山②门衰祚薄拜:①拜臣郎中②谨拜表以闻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志:①舅夺母志②听臣微志③处处志之④寻向所志,遂迷5、特殊句(1)且臣少仕伪朝(2)今臣亡国贱俘(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6、找出本课表示官职调动的词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学校: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一、探究第一段“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作用,它总领了哪四个方面?★二、探究第二段(1)思考:作者叙述了哪些“沐浴清化”(受恩宠)的事实?(2)在此情况下,作者辞不赴命,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三、探究第三段本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四、探究第四段(1)本段中哪一句话表明了全文的主旨?(2)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五、本文以情感人,哪些地方读来令你感动?请指出。★六、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拓展探究】:为李密撰写一则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学校: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孝感动天虞舜,瞽瞍(ǔsǒuɡ)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鹿乳奉亲周郯(tán)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以免。亲尝汤药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