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刻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紧迫。最近,党中央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围绕这一任务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了一个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我们一定要以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强大动力,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加大人才工作力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一、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人才工作必须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始终把实践“三个代表”作为谋划人才工作的主要依据,推进人才工作的强大动力和检验人才工作的根本标准。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人才是先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键力量。我们党历来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深刻阐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从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到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到进一步提出党管人才原则,党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深入。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今天,要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到实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迫切需要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第1页共8页要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和本质要求,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观问题带有根本性、导向性,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优秀分子,组成浩浩荡荡的人才大军,以实实在在的劳动、创造和贡献共同加以推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必须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必须看到,人才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衡量人才必须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用实践检验人才。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争做贡献,人人立志成才。这是一种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群众性、实践性的人才观,它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崇尚德才兼备,注重实际贡献。个人的学识和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融入人民群众之中,汇入社会进步的滚滚洪流,才会价值无穷。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精神和理论品质,不断改进人才工作方式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理论品质,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所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好人才工作,必须深入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使人才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必须科学分析人才工作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人才工作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使人才工作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必须积极回答和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着眼新的实际,总结新的经验,探索新的方法,形成新的优势,使人才工作更好地富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