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小镇报告:古北水镇开发建设分析关于黑井古镇的旅游开发具有“千年盐都”之称的黑井古镇位于XX省楚雄州XX县区西北部,镇内居住有回、汉、彝、苗等六个民族,国土面积133.6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96个自然村、1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444人。因其悠久和浓厚的盐文化历史,1995年被XX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0年以来,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黑井镇在省、州、县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帮助下,镇党委、镇政府立足于黑井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确立了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的思路,通过近10年的努力,黑井古镇先后荣获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云南“十大名镇”等系列殊荣。但随着文化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市场对文化旅游的定位也随之改变。如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找准定位,在众多的文化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了推进黑井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中心和发展的主题。旅游开发措施如下:一,黑井当地的少数民族很多,其中又以彝族占大多数。而黑井现在是有富有民族性的歌舞节目的开展,如夜间的歌舞活动、火把节等。但是其组织很不得力,完全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没有形成多大的影响力。建议采取的措施:对于民族节庆活动的组织,委托专门的部门开展,以期其向正规化发展。活动的组织要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并形成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质量。做好项目策划,争取成为一项全镇参与的,热烈而具有一定轰动性的旅游活动。二,黑井游客多为群体性旅游,多与家人、朋友同来,散客较少,并且多乘坐火车和长途汽车,而自驾车旅游者较少。黑井的旅游宣传中互联网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并开展"盐文化"艺术节,在节日上提升黑井洞经音乐、龙狮表演、左脚舞等群众性文化组织的表演水平,来增加黑井旅游宣传力度.三黑井的盐文化是其最大的特色,其深层次的开发还有很大的空间。黑井古镇的新旧盐井,都还存在一定的很明显的问第1页共2页题。黑牛盐井正前方的盐水池严重污染,有碍与旅游形象的树立。而新盐井设备粗糙,基本上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人员稀少。其对外宣传的最为显著的口号“到黑井亲自作盐”的旅游活动,亦没有向正式化和规模化发展,有时甚至取消而并未开展,使游客有被欺骗的感觉。建议采取的措施:首先应该对黑牛盐井正前方的盐水池进行清理,重视其环境保护。而对于新盐井,对于已经向外宣传的亲自做盐的类似活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时、重质量的举办,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良好而稳定的旅游形象。四、综合整治广通至黑井的路况,加大对该路段弯道多,且路窄的现状的改善.五、到黑井古镇旅游的游客平均滞留时间在两天左右,而且大多数游客只对武家大院、黑井盐井、大龙祠、飞来寺、古法制盐坊做单点式旅游,这就制约了游客在黑井的停留时间,相应的减少了旅游花费。所以,对黑井古镇其他景点进行开发,例如:(1)从五马桥---烽火台---文笔塔,这段山路进行整治,并对当时运盐路线进行讲解.(2)黑井内明清文化较为深厚,所以对其明清文化进行开发.(3)从黑井出土文物较多,可以建设黑井文化博物馆,展示黑井文物.六,关于对飞来寺的开发,飞来寺目前上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宗教气氛的不足,没有发挥宗教旅游的巨大潜力。建议采取的措施:鉴于宗教的敏感性,不建议对于飞来寺的过于商业化的运作,但是适当的加以引导,组织一定的宗教活动,形成一定的规模,以此来增加宗教气氛,丰富游客的活动项目,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对于黑井旅游客源市场的拓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