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梅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XX〕31号)精神,根据《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粤府〔20XX〕145号)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市土壤污染现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要求,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而努力奋斗。工作目标:到2018年底,全市土壤环境监管体系基本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投入运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查清,建设用地分用途风险管控制度全面实施。到2020年,全市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2/41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到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一、开展土壤环境调查,查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1。深入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按照国家、省统一要求,编制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和整合已有土壤环境调查资料,以耕地为重点,兼顾园地和林地,围绕已发现的重点土壤污染区域和污染源影响区域,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并协同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调查。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构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基础数据库。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一次。(市农业局、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国土局、林业局、卫计局等参与,县级及以下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县级及以下各级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2。开展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按照国家、省统一要求,编制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方案。以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焦化、电镀、制革、医药制造、铅酸蓄电池制造、废旧电子拆解、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等行业在产企业用地为重点,兼顾电子信息等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开展重点行业在产企业3/41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2020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掌握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构建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基础数据库。建立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一次。(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国土局、卫计局等参与)3。开展重点行业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的环境排查。按照国家、省统一要求,编制重点行业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环境排查工作方案。以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焦化、电镀、制革、医药制造、铅酸蓄电池制造、废旧电子拆解、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等行业关闭搬迁企业地块为重点,开展重点行业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环境排查。2019年底前,掌握潜在污染地块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对重点行业新增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及时开展环境排查。(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局、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局、城乡规划局、卫计局等参与)4。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环境保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