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政府教育职责整改情况的报告一、整改工作落实情况(一)关于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方面。1.优化顶层设计,完善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1+n新政。20XX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暨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推进会,确立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的奋斗目标和实施路径。推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设美好教育的实施意见》、hz市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和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等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构建美好教育1+n推进体系。2.加强规划建设,保障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一是统筹教育、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编制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布局规划。在提高现行百户比指标基础上,探索采用差异化百户比指标配置教育设施,顺应学龄人口增长趋势,满足不同地区发展实际需求。二是督促各责任主体严格按四同步原则,结合区域用地功能调整、城中村改造和大城北建设等有利时机,加快配套教育设施落地建设。20XX年,全市完成新建中小学38所、幼儿园49所;杭二中钱江学校已于20XX年秋季招生;杭高钱塘学校和中策职校康桥校区已竣工验收,将于20XX年秋季投入使用;另有170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工在建。三是努力补齐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短板。全面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深入推进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20XX年新增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38所,累计742所,覆盖率达97.9%。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建设计划,补齐两类学校短板。3.全面实施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共建共享市域优质教育资源。一是全面实施《关于推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共建共享市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深化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内涵,优化集团捆绑考核等绩效机制,强化核心学校辐射引领功能,提升区域内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二是推进跨层级、跨县域组建名校集团,成立跨区域教育集团实现市属8所省一级重高全覆第1页共5页盖,进一步提升桐庐、淳安、建德三县(市)高中教育质量;对梅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合力打造美丽城镇(梅城)美好教育样本区;支持钱塘XX县区6所中小学加入主XX县区中小学名校集团。三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深化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通过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方式,实现城乡结对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20XX年,共推动全市219所城乡学校结对,开展结对活动5500余次,参与师生19.9万余人次。(二)关于民办学校择校热治理方面。1.积极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招生政策。一是20XX年在全省率先实施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六XX县区(含钱塘XX县区)民办小学报名录取比从20XX年的3.87:1下降到20XX年的1.49:1。二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和省相关文件要求,从20XX年起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同招,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三是完善优质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从20XX级初一学生开始,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比例为不低于学校招生计划数的60%;从20XX级初一新生开始,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向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倾斜。2.深入实施公办初中提质强校专项行动。制定出台专门的行动实施方案,遵循综合施策、优化环境、注重内涵、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实施办学条件提升、新名校集团化、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校长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深化、教科研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特色项目培育等八个专项行动,激发公办初中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公办初中办学质量,努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初中。3.扎实推进公编民用教师清理规范工作。稳妥推进事业编制教师在民办中小学任职任教清理规范工作,明确要求各地不得擅自核定民办学校事业编制,不得再出台公编民用等政策,并纳入市对区、县(市)政府综合考评,至20XX年累计清理规第2页共5页范教师388名。20XX年进一步加强对区、县(市)督促指导,有序推进清理规范工作,计划规范比例达到55%以上,确保20XX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