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水生命——鱼类的解剖和标本的制作教学地点:历城中学,三楼电化教室。执教教师:张燕玲教学班级:兴趣班学生(预备,初一、二年级)。教学设计:以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的学识为基础,结合多媒体课件、实验和探究法的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我校的“水与水生命”教材,它作为科学教育课程,紧密结合二期课改,以文配图,以图说文,图文并茂,资料详实,不仅拓展青少年的视野,而且引发青少年的研究兴趣,对鱼产生无穷的好奇心,从而迅速掌握鱼的内部结构;知道解剖鱼这节课的真正目的。同时学会从分析资料,观赏图片和动手做实验中培养动手的实践能力,深入探究下去获取真理。教学目标:1、掌握鱼的内部结构2、知道浸制与干制标本的区别3、懂得学习解剖的意义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有胆力、魄力、眼力等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掌握鱼的内部结构和标本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有胆力,魄力,眼力等实践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纸图示;4号手术刀柄:(8把);20~22号刀片:(10片一包)(两包);弯头医用骨钳:(5把);平头医用骨钳:(5把);民用剪刀:(25公分长)(5把);弯头民用剪刀:(25公分长)(1把);黑鱼:(一斤一条)(8条);纱布:(一斤一包)(2把)。已剥制的黑鱼标本一件,干制黑鱼标本干制的鲤鱼标本和干制的鲟鱼标本。浸制的鲫鱼标本,干制的骨骼标本。解剖盘8个;教材学生每人一份。教学手段:视听多元化与实验探究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幻灯1:课题:水与水生命——鱼类的解剖和标本的制作幻灯2:我校的“水与水生命”教材成功出版,它作为科学教育课程,紧密结合二期课改,以文配图,以图说文,图文并茂,资料详实,不仅拓展青少年的视野,而且引发青少年的研究兴趣。幻灯3:请大家把书翻到27~28页,这第六课水中精灵——鱼类。讲了鱼在生物链中的地位和千姿百态的鱼以及鱼与水的关系。幻灯4:教师示鲨鱼,黄鱼,马鲛鱼,比目鱼,鲳鱼,带鱼等常见海鱼的图片。幻灯5:教师示青、草、鲢、鳙、鲫、鳊、鲤、黑鱼即包括四大家鱼在内的常见淡水鱼图。(1)幻灯6:(第七课)食用鱼类淡水鱼有鲫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青鱼、鳊鱼、鲶鱼、鲈鱼、鲥鱼、鲑鱼,银鱼、黑鱼、罗非鱼,鲟鱼等等。海水鱼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黄姑鱼、鲳鱼、黄鲷石斑鱼、金枪鱼、海鳗,鲨鱼,等等。教师讲解:鱼类数量虽多,但一些稀有品种我们的后代未必能看得到,因为随着水质的污染和进化的淘汰,有些物种将灭绝。幻灯7:科普兴趣小组教师讲解:作为对教材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实践能力的补充,我校领导决定成立兴趣小组,任务是以我校水生命科学馆为基地,经常参观和记录,充当学生们的解说员,热心为同学们服务。我们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除了有这项光荣的工作之外,还能通过鱼类解剖课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和世博会场仅一路之隔,我们要为未来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幻灯8:黑板:课题:(略)——翁志毅教授教师讲解:12月30日我们荣幸地请到了水产大学翁志毅教授,已学会了剥制黑鱼鱼皮及浸制标本的技术。一月六日我们又请他继续为我们展示干制标本的制作过程,我们同学都学了学也做了做。让我们回顾。幻灯9:首先复习剥制黑鱼的过程。幻灯10教师示科普兴趣小组学生剥制黑鱼的照片。讨论制作过程:学生发言(略)幻灯11:教师小结:1、将一层纱布包住黑鱼鱼体,使其不动。2、用木工钳从鳃盖内插入鱼颅腔,把颈椎切断后,再把头内两侧骨连接切断,内容物一起取出。3、用手术剪从鱼尾(距尾鳍一厘米)处水平剪开至腹部,然后沿腹部中央剪到离腹鳍1厘米时向左,之后以距腹部中线一厘米剪至下颌一厘米为止。4、剥制鱼皮:左手把持鱼皮,右手用手术刀将皮黏膜与肌肉划开分离,较硬的连接处用剪刀剪开。(注意:不切破皮,不弄坏鳞片,不拔掉鱼鳍中的刺)5、将已剥制的鱼皮放入95%的无水酒精中浸制半月(脱脂处理)。幻灯12:干制标本的制作过程。——教师示范(学生跟着操作)教师边出示学生活动时照片边指出制作步骤:幻灯13:1。插入支架幻灯14:从尾部起缝针幻灯15~17:学生练习缝合腹部幻灯18:填充有防腐剂的木屑,头尾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