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层气2“煤成气”系指腐殖型煤系即其中煤和Ⅲ型泥岩形成的天然气。广义的说是Ⅲ型源岩所形成的天然气。2、煤成气2煤层气是煤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吸附于煤层中的自生自储的非常规天然气,又称为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3、含油气系统2含油气系统是指一个与有效烃源岩相联系的、由其中的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形成的自然烃类流体系统,包括由该烃源岩形成的所有油气藏以及形成这些油气藏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过程。4、油气聚集带2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5、复式油气聚集带2是指位于同一构造单元之上,彼此具有相同的成藏地质背景和密切成因联系的若干个油气藏的集合,其中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而以其它类型油气藏为辅,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点,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构成了不同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叠加连片的含油气带。6、油气化探3根据大多数油气藏的上方都存在着烃类扩散的“蚀变晕”特点,用化学的方法寻找这类异常区,从而发现油气田的方法。7、盆地模拟技术3盆地模拟技术是通过对盆地中一系列地质现象与地质过程的深入分析,将它们归纳总结、抽象化为“地质概念模型”,然后利用数、理、化公式将其表述为“数学模型”,最后借助“计算机技术”对这些作用过程进行模拟再现,从而达到对盆地形成演化以及地质过程的油气响应的进一步认识。8、滚动勘探开发5它是通过少数探井和早期储量估算,在对油田有一个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将高产富集区块优先投入开发,实行开发的向前延伸;在重点区块突破的同时,在开发中继续深化新层系和新区块的勘探工作,解决油气田评价的遗留问题,实现扩边连片。这种“勘探中有开发,开发中有勘探”的勘探开发程序,称为滚动勘探开发。9、探明储量5是指油气藏评价勘探阶段完成以后,经过油气藏精细描述评价方法,计算出的油气储量。10、可采储量7是指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从油气藏中采出的油气总量。11、圈闭预探在优选出的有利区带上,从圈闭准备开始,到圈闭钻探发现油气田的全过程。12、地层测试在发现油、气层后,如何定量了解油气层内流体特征,为油气田开发和开采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就需要测试油气层产量、压力、产液性质、地层渗透率、流体样品等资料。如果测试时间长些,还可探测油气藏边界。这种测试工作称为地层测试。13、如何确定含油气系统的范围?2(一)七大系统边界盆地边界区域封盖层边界储集体尖灭带流体运移外边界区域性断裂带大型构造隆起的脊线与大型地层剥蚀和超复尖灭带层内/层间阻流带(二)含油气系统边界确定受油气侧向运移的最大距离控制,范围不能超过盆地边界;纵向上受生油层上覆区域盖层和(或)压力封隔层控制;受有效储层的岩性物性变化带或储层的剥蚀线控制;穿过区域盖层断层的存在,可以使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使一个含油气系统有多套储集层;区域性大断层对油气侧向运移的遮挡作用也可能成为含油气系统的边界。(三)平面和垂向分布范围最后确定还是决定于油—源岩对比。14、简述油气化探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方法。3基本原理:根据大多数油气藏的上方都存在着烃类扩散的“蚀变晕”特点,用化学的方法寻找这类异常区,从而发现油气田的方法。主要方法:(1)据取样位置的差别:空中化探—轻烃气在大气中的异常在卫片中的影像(多解性,未应用)近地表化探—地壳表层,侵蚀面以上烃类及其衍生物异常(含油气区带预测、圈闭含油气性评价,最广)井中化探—探井中源岩层、油气储层地化特征-生油层、储层评价,为选择试油层位及近地表化探解释服务。(2)据分析介质的差异:气态烃测量法—游离烃测量,C1~C5进行色谱分析。土壤测量法—酸解烃、蚀变碳酸盐(C)、热释汞、紫外荧光法、微量铀、碘测量。水化学测量法—C1~C5的浓度、苯系物和酚系物的溶解度、水的总矿化度、水中的U6+、I-等无机离子浓度。15、圈闭精细描述包括哪些内容?5①圈闭形态特征描述通过所需的地震资料可重新确定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进行重新处理,并做必要的目标处理工作。用邻近(邻区)探井的井筒资料,对地震剖面重新进行层位、速度、深度,岩性、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