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3页1总则一一般规定1、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及信息系统建设,除应符合《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外,在实施中尚应参照现行的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以及国家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本项目《补充规定》和《设计书》。2、泉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是以市区道路埋设的地下管线为主,对企事业单位、封闭小区不进行探测(包括调绘图管线进入小区也不探测)。3、泉州市地下管线探测采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与泉州市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相一致。根据建设部关于“一个城市只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的要求,为城市工程建设服务的地下管线探测成果和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基础资料的成果,必须采用本市统一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保证全市各类测绘成果的坐标系统的一致性、统一性。为此,泉州市地下管线探测的等级控制仍采用泉州市城市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数据起算。4、泉州市地下管线探测采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带状地形图。探测单位生成带状综合管线图,其回贴叠加到1:500地形图上时应坐标准确,地物吻合,当检核符合要求,探测过程实施分步作业方式。5、泉州市地下管线探测的取舍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第2页共23页地下管线探测取舍标准管线类别需探测的管线给水管径≥100mm排水管径≥300mm或方沟≥400mm×≥400mm燃气全测工业全测热力全测电力全测(低压只测路灯和交警信号)电信全测凡属地下管线探测的取舍标准范围内的管线,不论地物、地貌环境,均进行探测。6、本着由已知到未知先试验后铺开的原则,探测单位进场施工前必须在试验区进行探测方法试验,仪器一致性校定,确定探测方法技术,各项参数、成图标准、数据格式等,并提交《方法试验报告》、《一致性试验报告》《技术设计书》,经“管线办”批准后方可进场全面开展工作。第3页共23页二管线探查部分1、保证全测区点号的唯一性,测区探查点编号分配为7位,由管线代码、子码、测区、编号组成。如:JSA0101。2、本市处于低纬地区,要求探测队伍在实施探测中仪器工作频率、输出功率、磁矩具有可选性,同时对埋深较大管线尽可能采用低频、大功率,以便满足在不同地电条件下管线的探测精度。3、本市大口径金属、非金属管线以及管线复杂地段,不易开挖的水泥、沥青路面,均要布设探地雷达剖面,剖面位置应与横断面位置吻合,便于对照检查,校正。探测中应针对不同地电条件,不同被探对象的规模,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工作。探地雷达成果要根据异常特征、被探对象的条件选择“迭加”、“滤波”、“变换”进行图像处理。要求断面图像横座标必须对应地表管线点,纵座标要换算出深度,图像异常要标出被探对象的名称,并提交《探地雷达报告》。4、探测成图后,为保证成图质量,对图幅接边和检查程序作出如下规定:①接边误差限差:地物为图上0.3mm,管线为图上0.1mm。②探测组相邻图幅接边:探查与测量数据采集必须探测到图幅外10m。(设置图边点)作业单位院一级(项目负责)质量检查部门负责接边检查,误差在限差之内,进行坐标接边。漏测、超限要查明原因重新探测,然后再重新接边,接边情况要写入《自检报告》中。③相邻测区接边:测区间的接边必须先经监理组进行接边检查后,双方才能继续开展工作。④接边测点按正常原始数据进行记录,并在备注中说明,图边点只作接图第4页共23页校差用,不能列入管线长度重复计算。⑤监理组对第一稿综合管线图面检查后,探测单位必须根据监理组的图面检查和野外巡视检查的问题对全部图幅进行认真检查和整改。修改后,二稿送审图送监理组复查,原则上不应再出现错误,实地巡视对照及图面检查,每幅图新发现问题最多不得超过2处,每一稿图检查发现的错漏问题,在第二稿中再次出现不得超过1处,否则全部退回探测单位处理。⑥送审图合格后,专业管线图送交产权单位审核,综合管线图送交管线办审核。监理组将按《监理细则》有关规定对综合管线图进行外业设站检查,检查精度达到要求后,探测单位对第二稿图进行全面整改,再进行计算机成果监理。最终成图(包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