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同步练习(无答案)1/6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第四节)附答案1.下列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鱼”,其中真正属于生物学分类上的鱼类是()A.鲸鱼B.鳄鱼C.娃娃鱼D.鲤鱼2.“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①前肢变成翼②长骨中空③胸肌发达④体温恒定⑤有气囊⑥有复杂的繁殖行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3.“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A.鱼类B.软体动物C.哺乳动物D.两栖类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如果你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遇到一只受伤而无法飞行的猫头鹰时,你认为最好应当()A.视而不见B.把它带回家中当宠物养C.把它抓回去卖钱D.给它治疗,伤好后放归大自然5.图中甲、乙分别代表蜥蜴和家鸽,B区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特征属于B区的是()A.体表有鳞片或甲B.胎生C.用肺呼吸D.恒温6.如图所示的是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B.猫和虎的共同特征最多C.猫和豹的亲缘关系比猫和狗的亲缘关系近D.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同步练习(无答案)2/67.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A.泥鳅润滑的体表B.人手指上的指纹C.鸭趾上的蹼D.猫足上的肉垫8.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美食品,如血蛤、海蜇、对虾、石斑鱼等,它们分别属于()A.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B.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C.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类D.鱼类、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9.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动物是()①鲸②青蛙③丹顶鹤④鸭嘴兽⑤大鲵⑥扬子鳄⑦鲫鱼A.①③④B.②⑤⑥C.⑤⑥⑦D.①③⑥10.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A.种、界B.界、种C.门、界D.种、科11.下列归类中正确的一组是()A.鲫鱼、黄鱼、海豚、鲸均属于鱼类B.青蛙、蟾蜍、娃娃鱼属于两栖类C.鹦鹉、孔雀、蝙蝠均属于鸟类D.蛇、蚯蚓、扬子鳄属于爬行类12.下列珍稀动物及所属类群,不正确的一组是()A.白鳍豚——哺乳动物B.娃娃鱼——鱼类C.扬子鳄——爬行动物D.丹顶鹤——鸟类13.海洋探测船在例行探测任务中,发现在350米深处有乌贼、虾、蟹、鱼等,却没有绿色植物的踪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空气B.缺乏阳光C.水温太低D.水压太大14.下列能体现生物体具有繁殖特征的是()A.飞蛾扑火B.惊弓之鸟C.望梅止渴D.孔雀开屏15.爬行动物被称为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最主要的原因是()A.皮肤外具有鳞片或甲的结构B.有陆上运动的四肢C.幼体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D.加强了肺呼吸1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1)图________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________。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同步练习(无答案)3/6(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________相适应。(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________。(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项)。17.如图是根据生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甲类生物的共同点有:终生用肺呼吸;乙类生物的共同点有________(选填“胎生”或“卵生”)18.图为扬子鳄、鲫鱼、青蛙、大熊猫四种动物,请回答:(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________呼吸,用鳍游泳。(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鲫鱼、青蛙、扬子鳄、大熊猫B.青蛙、扬子鳄、鲫鱼、大熊猫C.青蛙、鲫鱼、扬子鳄、大熊猫D.鲫鱼、扬子鳄、青蛙、大熊猫19.小江找到6只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