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强化练37区域差异一、选择题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和甲、乙、丙三幅气温—降水量柱状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条件不同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热量比Ⅱ区充足C.Ⅲ区和Ⅰ区所处纬度差不多,光照条件相同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2.下列对应选项正确的是()A.甲—Ⅱ—农耕业、河谷农业B.乙—Ⅰ—畜牧业、灌溉农业C.丙—Ⅲ—高寒牧业、绿洲农业D.以上选项全部错误答案:1.D2.D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理界线P为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为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也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因此,南、北两侧水热条件不同,从而影响到两侧种植业的不同,南方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北方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图中Ⅰ区为东部季风区,Ⅱ区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Ⅲ区为青藏高寒区,Ⅱ区比Ⅲ区纬度高,但是由于Ⅲ区海拔高,故热量较Ⅱ区少,比Ⅰ区更少;Ⅱ区、Ⅰ区北部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降水有明显差异,且由此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明显不同,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第2题,根据甲、乙、丙三幅图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以及降水状况,不难判断出甲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丙图为温带季风气候,再对照农业生产其他因素,不难分析出甲—Ⅰ—农耕业(水田为主),乙—Ⅱ—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Ⅲ区为高寒气候,以高寒牧业、河谷农业为主。读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图,完成第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丁表示的是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图B.甲地区是四大地区中国土面积最大的C.乙、丙农业所占比重大说明这两个地区农业最发达D.图甲表示的是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图4.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B.自然资源不足C.面积狭小D.农业基础薄弱答案:3.D4.A解析:第3题,图丁第二、三产业比重大,第一产业比重较大,表示的是东北地区,A项错;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小,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应是东部经济区,其面积不是最大,B项错;乙是中部地区,丙是西部地区,两地农业所占比重大,其制造业不发达,经济相对落后,C项错。故选D项。第4题,西部地区资源丰富、面积广大、产业基础薄弱;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才、技术、资金匮乏。A项正确。读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简图,完成第5~6题。5.白城的年平均气温高于哈尔滨,主要是因为白城()A.接近冬季风源地B.海拔低C.地处大兴安岭背风坡D.纬度低6.白城的年降水量少于哈尔滨,原因主要是白城()A.受冬季风影响较大B.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C.蒸发旺盛D.受夏季风影响较小答案:5.C6.D解析:第5题,图中白城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南,处于冬季风(西北风)的背风坡,则冬季气温高于哈尔滨,使年均温较哈尔滨高。第6题,图示年等降水量线总体呈南北走向,且数值由东向西减少,说明夏季风影响强弱是决定年等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注意冬季风对降水影响较小,蒸发旺盛与年降水量关系不大。(2018·浙江11月选考,20~21)下表是我国某农作物全生育期及主产区典型测站的气候数据。完成第7~8题。月份10月11月12月次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月平均气温(℃)1460-218162126月平均降水量(毫米)271354712183757生育期播种发芽成苗期越冬休眠期返青拔节抽穗期成熟收割期7.该农作物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土豆8.该农作物最需要灌溉的生育期是()A.播种发芽成苗期B.越冬休眠期C.返青拔节抽穗期D.成熟收割期答案:7.B8.C解析:第7题,考查中国区域差异。根据表格可判断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农作物为小麦,故选B项。第8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回温快,易产生春旱,故选C项。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的条件下,水体保持充足供应的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降水量、可能蒸发量逐月变化。读图,完成第9~10题。9.该地位于()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10.据图推断该地最易发生火灾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9.C10.D解析:第9题,根据降水曲线图可知,该地5、6月份降水最多,7月份降水较少,8月份降水增多,可能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该地5、6月份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较多;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