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矿山压力与冲击地压的关系摘要:随着各国煤矿开采越来越趋向深部,矿山压力和冲击地压对深井煤矿开采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在研究分析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压与冲击地压的成因以及深井矿山压力和冲击地压对深井煤矿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案做出了简略归纳。关键词:深井矿山压力冲击地压Abstract:Ascountriescoalminingarebecomingmoreandmoredeep,theminepressureandimpactpressureontheinfluenceofthedeepwellcoalminingismoreandmorebig,basedontheresearchandanalysisonthebasisofalargenumberofrelevantresearchresults,therockpressureandthecauseofimpactgroundpressureanddeepwellminingpressureandimpactpressureontheinfluenceofdeepwellofcoalmineandmadeabriefinductionsolution.Keywords:Deepwellmining;Theminepressure;Theimpactpressure1.绪论1.1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各国矿井的不断开采,采深的增加属于自然规律,人为的改变其采深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努力改变其开采技术条件,则是可以实现的。根据现代勘探技术及美国、波兰、苏联等主要采煤国家的资料记载:有用矿物资源在下地的埋藏深度达20km,将来有开采价值的,有条件实现的开采深度2000m。煤层的最大埋深可能超过1800m到2000m。目前西德煤矿为的最大采深达1443m。苏联很多煤矿正在1200~1500m深度上开采,同时正在进行1500~1700m深井的开采设计。波兰、比利时等国家的不少矿井采深已达千米以上。南非有44个金矿采深达1000m~3500m,还达不到这一开采深度。(平均为400~500m,最大采深为11有的正在向4000m延深。而我国目前的最大采深1000m左右,所以深井开采的研究起步较晚,这将直接影响着我国今后的国民经济发展。由于世界不少国家的开深大大超过了我们,所以多年来,他们在深井开采技术的研究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非常可贵的成果。我国五、六十年代建成投产的矿井,已经多次延深,采到最终水平,进入中老年时期,现保有储量不多,如何提高深部储量的开发强度,确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我国个别矿井采深较大(800~1100m左右),开采过程中的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并不在于我们的采掘工艺,而在于深度增加后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直接限制了我国深部储量的开采,例如:深部地温、地压、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形式,支护强度、软岩支护措施瓦斯、水等问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以解决。我国自“一·五”到“五·五”期间,平均每年降深12.55m,“七·五”后达到15m/年。而原苏联、波兰、德国的开采年降深速度与我们相当,例如:顿巴斯矿区15m/年,鲁尔矿区12m/年,而且随着采深的增加,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带中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也相应增加。两矿区中,对于围岩强度为30MPa的不稳定岩石,当采深由300m增加到700m时;煤壁边缘至支承压力峰值距离增加63%,(平均增量为2.54m/100m),煤体内支承压力带总宽度增加37%,(平均增量为6m/100m)支承压力带内最大压力增加一倍,(平均增量为2.4MPa/100m)沿煤层法线方向,顶板强烈破坏带的高度增加77%,(平均增量为4.6m/100m)由此可知,随采深的增加,矿压参数急剧变化,给开采带来非常大的困难。特别是如果用浅部的矿压特点及规律进行深部的管理,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事故隐患。必须引起各层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1.2国内外研究概况影响深井巷道、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因素很多,且大多数因素交叉关联,互相制约,大致分为地质、采矿两大类:地质因素主要有:围岩成份、性质、厚度、结构、强度、构造、含水性、巷道埋深、直接顶与老顶的垮落、来压步距,等等。采矿因素主要有:巷道的掘进方式、断面形状及尺寸、工作面回采顺序、推进速度、巷道支护滞后时间及相对于回采面的位置、采空区的处理方法、巷道服务年限,支架的力学性能及架设质量、护巷方法等等。1.3深井开采极限深度的确定近年来,国外对深部巷道矿压理论的研究进展较快,许多学者依据本国国情推算出了自己国家巷道的极限深度。(1)苏联该国的研究认为:当巷道状态由中等稳定向不稳定过渡时,可以认为巷道所处的深度为极限深度,其表达式为:γ·H/Rc=0.4即:H=0.4Rc/r,为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