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地区冲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摘要:通过在武广客专新赤壁站桩基施工中遇见溶洞及串珠状溶洞等复杂地质,介绍了在岩溶地区冲孔桩施工过程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有效解决了冲孔桩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关键词:溶洞,漏浆,桩基础,超前钻1、工程概况武广客专新赤壁站位于赤壁市北侧,站房总建筑面积623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一层(局部夹层,建筑高度为14.65米。站棚部分覆盖面积为10578平方米,建筑高度为8.77米,均采用桩基础。其中站房站房213根,站棚167根,设计桩径为700mm。湖北省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6月完成的《武广客专新赤壁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资料显示,局部建筑场区下伏基岩石灰岩中存在岩溶现象,受岩溶现象的影响,岩面埋深变化较大,且岩体内无规律的发育有溶洞。基岩面上覆盖层以人工填土、粉质粘土、粘土为主。2、冲孔前的准备工作2.1超前钻站房区间地质复杂,溶洞发育毫无规律,之前的地质勘察报告由于桩基形式未定,地质勘探钻孔数量少,又不是在设计桩位勘探的,只能大致反映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为设计提供一个参考。每个桩位的地质情况都有所不同,有的桩位实际地质情况跟勘探情况相差很大,冲桩过程中容易造成偏孔、漏浆、甚至塌孔。因此中铁十一局建安公司在试桩及工程桩施工前进行超前钻,采用一桩一孔查明桩端下石灰岩的溶洞发育及分布情况;掌握溶洞所在大概位置,并根据相邻超前钻资料推断其范围大小。所有钻孔孔位及高程均由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按照设计图纸测量定位。钻孔深为桩端下5米,若有溶洞则穿过溶洞,达到溶洞底完整岩层6米。桩端进入溶洞底持力层不小于1米。超前钻资料显示,本施工区间内溶洞发育,约有百分之三十的桩底存在溶洞,多数桩底溶洞深度超过2米,最大达到19米,个别甚至出现串珠状溶洞。2.2技术交底依据超前钻资料,确定每根桩的桩身长度,入岩深度,绘制每个孔位的地质柱状图,以书面交底的方式将地质柱状图发放到现场管理人员、钻机机长、具体操作人员,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在每根桩冲孔之前由现场技术人员向具体操作人员口头再次强调,使现场施工人员了解溶洞所在位置、范围大小、充填情况,了解溶洞冲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制定抢险应急方案,优先确保人员安全。依据超前钻资料推断桩身溶洞大小,桩与桩之间可能存在溶洞贯通情况,施工前编制桩基冲孔计划,避免同一溶洞上同时冲击两根桩,避免相邻桩成孔、灌注时的相互干扰。2.3材料机械在冲孔之前,备足成孔用水、粘土、片石、泥浆、水泥等必备材料,确保溶洞击穿时迅速补水、补浆,预防塌孔,并及时抛填粘土、片石,以恢复正常冲孔作业。粘土、片石等必备材料必须堆放在桩孔附近,冲孔遇到溶洞时能及时的回填。用于抛填填充物的机具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待命,如挖掘机、铲车、吊车等,以免发生险情无法及时实行溶洞处理措施,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2.4现场场地施工现场已经由线下施工单位平整完毕,根据地形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包括:桩机分布,泥浆池留设,泥浆沟走向,便道,水、电、材料运输堆放,钢筋棚制作加工场地等工作都要全面考虑,综合布置安排,必须满足施工的需要。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预防应急措施3.1、成孔3.1.1成孔过程中的施工防护冲孔过程中,桩孔附近只能堆放用于填充溶洞的粘土及片石。粘土含砂率要低,保证粘土的质量才能制造优质泥浆。片石粒径大约是20cm×20cm方便填充。桩孔设立安全防护范围,避免车辆在防护范围内通过,减少对正在施工的桩孔泥浆护壁的侧压力和扰动。3.1.2成孔过程中质量控制与应急措施1制定桩基成孔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现场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机长、操作人员集中学习,使每个相关人员都了解桩基成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事故和危害,并清楚出现事故和危害时应采取何种措施,避免在事故危害发生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成孔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应跟班作业,密切观察泥浆液面变化.如出现泥浆面骤然下降时,施工人员应马上将桩锤提起,同时向桩孔补充泥浆,抛填片石和粘土并及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组织应急小组进行抢险,直至泥浆面稳定。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防范和处理措施,恢复施工生产。3如果在成孔过程中突然出现塌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