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疫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方案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做好涉疫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部署,根据省司法厅《关于组织开展涉疫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百日专项行动的通知》和市委政法委《关于印发〈涉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县司法局决定从5月中旬起到7月底,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涉疫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行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通过此次专项行动,统筹整合司法行政系统资源力量,全面强化人民调解组织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积极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规范建设,推动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专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大调解格局和涉疫纠纷调处化解合力。准确把握涉疫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阶段特征和变化规律,充分发挥调解工作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方面的基础性、源头性作用,全面摸排、靠前调处、积极化解各类涉疫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把涉疫纠纷调解在萌芽、将涉疫矛盾消解于未然,将涉疫风险化解于无形,有效提升我县涉疫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水平和服务质效。二、重点工作(一)深入开展排查调处工作1.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积累积压和社会全面复工复产带来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发挥“全科大网格”作用,组织司法所、各调解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广大网格员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2.各镇(街道)、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对排查发现、接受申请和交办转办的本辖区涉疫矛盾纠纷,要依法提供服务,积极调处化解,确保解决在基层、吸收在当地,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3.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指挥中心和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要发挥专业平台优势、履行行业主管责任,做好各类疑难复杂和行业性专业性涉疫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县指挥中心要第1页共4页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力量,重点化解合同违约、债权债务、物业租赁、劳动用工、薪资关系等疫情期间产生的涉企纠纷。(二)多元化解涉疫矛盾纠纷4.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关三制”工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调解在多元纠纷化解中的前置性和主渠道作用。对各类涉疫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最大限度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疏导、规劝、调解等方式解决。5.健全完善诉调、警调、访调衔接联动,主动加强与法院、公安、信访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运用“智慧调解”信息化综合调解平台,实现与“全科大网格”信息管理系统、法院诉调对接等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进一步推动部门间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多部门合力共同做好涉疫矛盾纠纷化解工作。6.创新完善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衔接机制,强化对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和司法调解优势互补的大调解格局。7.建立内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整合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各类资源力量,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探索构建司法行政主导的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闭环式工作机制。(三)持续推进队伍专职建设8.贯彻六部门《落实政府购买人民调解服务措施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扎实推进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确保年内实现县级5名、镇(街道)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目标,充分发挥“专业人办专业事”的作用。9.加强专业培训,积极构建调解员骨干、调解员全员培训的常态化教育培训模式,专项行动期间各司法所要针对涉疫矛盾纠纷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各自辖区内调解员进行全员轮训。10.7月底前按照省厅、市局统一部署,完成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实名登记工作。健全完善调解组织备案制度,落实省厅调解员等级评定标准,组织开展调解员等级评定工作。第2页共4页11.扩大调解专家选聘范围,积极吸收专业律师、实务操作能手、法律专家学者、行业业务权威等人员充实调解专家队伍。推荐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行业调解组织调解员等进入当地“涉疫情案件矛盾调解专班”,集中专家力量开展涉疫复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大力开展品牌调解室创建活动,争取年内每个镇(街道)调委会都要设立品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