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盘点有关李白的传说VIP免费

盘点有关李白的传说_第1页
1/11
盘点有关李白的传说_第2页
2/11
盘点有关李白的传说_第3页
3/11
盘点有关李白的传说当一个人成名了,有关他的人,他的事,以及他说过的话都容易被流传开。例如孔子。孔子的弟子把老师说过的话都记录下来,成为传说的源头。如今所有人都认为孔子就是这么说的,很少去考证其中是否有其弟子杜撰的成分。倒是在后人传说的过程中,有些内容因为传说者的某种目的被断章取义,以讹传讹了许多年,到头来竟与孔子的本意南辕北辙了。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直以为孔子教导我们要以德报怨,不要睚眦必报,原来他老人家根本不是这个意思。这就是传说的力量,“传”的过程左右着“说”的内容。无论是夸大其辞还是文过饰非,无论是断章取义还是张冠李戴;怎样的故事能够吸引眼球?怎样的说法有利于巩固立场?传说者就会以怎样的基调把内容传说出去。李白就是一个被世人不断传说着的人。杜甫在《梦李白》中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即使他逝去了一千两百五十多年,也从不寂寞,人世间有关他的传说和争议就没有断过。也许是我们都太喜欢李白了,愿意把最隆重的溢美之词奉献给他。于是在我们的传说中,李白是历代中国人景仰的“诗仙”,他的一生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不仅因为他的诗歌,还因为他个人经历所见证的那段历史,李白成为全球华人共有的文化财富。这笔财富不因地域变迁而分解,不因时代更替而消弥。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为了李白的蛛丝马迹争得面红耳赤,也仍会为能与李白牵扯上关系而沾沾自喜。一场“李白故里”之争,竟让李白的祖籍地、出生地、成长地、久居地都卷了进来。原本只是对“故里”这个名词的不同解读,也非要争辩出个子丑寅卯。甘肃秦安县跳出来说,李白故里在哪里?我们说了都不算,得听听李白自己的意愿。根据李白的自我介绍:“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与韩荆州书》)他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这种说法多次在李白的作品中出现。只是李白自认的是祖籍,还是出生地?我们不好判断。现在通行的观点是,李白祖籍在甘肃陇西,出生在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坦的托克马克市)。当国人还在为“李白是韩国人”的说法群起而攻之的时候,我们又能不能接受李白是尔吉斯坦人的事实呢?其实在隋唐时期,碎叶是归属于中华版图的,它是朝廷设在西域的一座边陲城市,与龟兹、于阗、疏勒并称为安西四镇。大约在隋末唐初,李白的先祖流亡碎叶城。他们是谁?因何而流亡?这要追溯起来可到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的开国皇帝李暠就是陇西成纪人,他自称为西汉大将李广的十六世孙。而李白是李暠的第九世孙,这在李白族叔李阳冰为李白诗集所写的《草堂集序》里有明确记载:“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所以李白对李广将军十分推崇:“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赠张相镐?其二》)如果只是牵扯到李广和李暠,这也算不得稀奇。关键是唐王李氏也尊李暠为世祖,唐玄宗李隆基还追谥李暠为兴圣皇帝,并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下诏,准许凉武昭王李暠的子孙“隶入宗正寺,编入属籍”(《唐会要》)。也就是说,李白是可以大摇大摆地登堂入室的;可同在那一年,他为什么舍近求远,放着名正言顺的渠道不用,反而四处托人举荐呢?于是有了这样一个离奇的传说:流亡碎叶的李白先祖并非唐王李氏的远亲,而是当年太子李建成的直系后代。公元626年,玄武门事变爆发,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他们的所有子孙。李建成的长子李承宗在前两年就病故了,没有史料记载他是否留有幼子?但可以推测,在这次灭门惨案中最有可能被忽略而逃走的,也就是已经陨殁的李承宗这一脉。李承宗的儿子完全有可能被人带着逃往碎叶,更名改姓,过着流寓的生活。既然出身皇族,逃亡时也一定带有不少财产,借着地理之便做起外贸生意,摇身变成富商。富商的儿子继承了家业,并在“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草堂集序》)。这说的虽然是老子李耳指树为姓的故事,其实是以此为幌子掩人耳目,给新生儿恢复宗族本姓,取名李白。而李白的父亲也借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盘点有关李白的传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