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井通风基础知识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1、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2、排出或冲淡有害气体,使之达到无害浓度,以保证安全生产。3、调节井下气候。4、在处理事故时,创造一个比较合适的救灾条件。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方法、通风方式和通风网络的总称。矿井通风方法:是指矿井主要通风机对矿井的供风方式。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和混合式。矿井通风方式:是指矿井进风井筒与回风井筒的布置方式。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矿井通风网络:是指风流流经路线的连接形式。分为串联、并联和复杂连接形式。一、矿井的通风方法:1、抽出式通风抽出式通风又称负压通风。通风机从井下或局部地点抽出污浊空气的通风方式,目前,我国大部分矿井采取抽出式通风。抽出式通风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矿井内空气的压力低于同标高大气压力,处于负压状态。抽出式通风的主要优点是矿井主要进风巷道无需安设风门,便于运输、行人;矿井通风管理工作-2-容易,另外在瓦斯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由于矿井风流处于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风时,井下风流压力提高,在短时间内可抑制采空区内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涌出,相对压入式通风,抽出式通风较安全。2、压入式通风压入式通风又称正压通风,通风机向井下或风筒输送空气的通风方法。压入式通风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矿井内空气的压力高于同标高大气压力处于正压状态。压入式通风机的缺点是矿井通风线路上需要设置控制风流的设施(如:风门、风窗等),从而漏风较大,通风管理工作较困难,且压入式通风使井下风流处于正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时风,井下风流压力降低,在短时间内采空区内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涌出量增加,造成瓦斯积聚,对安全不利。当开采煤田上部第一水平,瓦斯涌出量小,且地面塌陷区分布较广时,宜采用压入式通风,此时可用一部分回风把塌陷区的有害气体压到地面,形成短路风流,避免了塌陷区有害气体的危害,因此,当矿区火区比较严重,若采用抽出式通风易将火区中的有害气体抽到井巷中,威胁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压入式通风。3、混合式通风混合式通风是指井田中央的两翼边界均有进、出凤井的通风方式。在矿井进风侧和回风侧都安设矿井通风机,地面新鲜空气-3-由压入式通风机压入井下,污浊空气由抽出式主要通风机排除井外,这种通风方法虽然产生较大的风压,但需要通风设备多,增大了矿井通风管理的难度,所以一般很少采用。二、矿井通风方式:根据矿井进风风井与出风风井的布置形式不同,矿井通风方式分为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1、中央式是进风井与出风井大致位于井筒走向的中央,根据出风井沿井筒倾斜方式的不同,中央式又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又叫中央边界式)。(1)中央并列式无论沿井筒走向和倾斜方向,进风井与出风井均位于井筒中央,布置在同一工业广场内。(2)中央分列式进风井位于井筒中央,出风井位于井筒上部边界沿走向的中央,出风井的井底标高一般高于进风井底标高。2、对角式进风井位于井筒中央,出风井分别位于井筒上部边界沿走向的两翼,根据出风井沿走向位置的不同又分为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1)两翼对角式进风井位于井筒中央,而在井筒浅部沿走向的两翼边界附近或边界采区的中央各开掘一个出风井。-4-(2)分区对角式进风井位于井筒中央,在每个采区的上部边界个开掘一个出风井。(3)混合式混合式即中央式和对角式的混合布置。混合通风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中央并列式与两翼对角混合式,中央分列式与两翼对角混合式,混合式通风方式一般是老矿井深部开采时进行通风系统改造形成的通风方式。4、通风方式的比较通过各种通风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央并列式通风的优点是:初期开拓工程量小,投资少,投产快,地面建筑集中,便于生产管理,两个井筒集中,便于开拓和延伸,井筒安全支柱少,通风系统简单,易于实现矿井反风。其缺点是:矿井通风路线是折返的,通风阻力较大,进、出口风井距离近,容易造成漏风,使风流短路,特别是井底漏风较大,这种方式安全出口少。中央分列式和双翼对角式的布置方式与中央并列式的特点相反。矿井通风方式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