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复习题答题要点第一章:绪论1.矿产勘查、普查、勘探的概念?矿产勘查:是指矿床普查与勘探的总称。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矿床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的工作。2.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势(书上6个方面、讲课8个方面)?(1)找矿难度日益增大,隐伏矿已成为主要的找矿对象;(2)为了满足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开拓新类型矿床的找寻工作。如斑岩型矿床、蚀变岩型和卡林型金矿、天然水合物等矿产的利用;(3)为了有效的指导勘查实践,不断加强勘查理论研究;(4)为适应理论找矿阶段的新要求,加强了对矿床模型和勘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5)为提高勘查工作效益,日益重视经济和环境效应分析;(6)日益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及应用;(7)勘查成果日益商品化;(8)对勘查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二章:矿产勘查基本理论1.简述矿产勘查的五大理论基础(1)地质基础(2)数学基础(3)经济基础(4)技术基础2(5)预测基础2.试述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五个)(1)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2)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3)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4)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5)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一切矿产勘查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准则矿产勘查工作必须以获取最佳地质效果为目的,但同时又必须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果为前提。在矿产勘查不同阶段,这两者统一有不同的内容:普查阶段应以采用合理、有效的综合方法尽快找到潜在矿床并作出远景评价为目的。在勘探阶段则以查明矿床的工业价值为目的。矿产勘查的经济合理性应从整个勘查过程来加以考察:纯属矿山开拓、采准或开采时要解决的地质问题不宜要求在地质勘探阶段加以解决;矿床勘探工作也不能忽视未来矿山开采设计的基本需要而单纯地追求地质勘探部门的经济效果。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指导矿产勘查工作精度评价的准则地质事件是随机事件,其观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平均值估计的区间大小可以理解为允许误差范围,这就是计算的平均值的精度。而真实的平均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即为对应于该精度的可靠程度。若想既要有较高的精度,同时还有较高的可靠程度,只有增加观测次数N。观测次数N一定时,应努力将精度与可靠程度加以统一。3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利用所获得的资料的准则模型类比法:是将在研究程度较高的已知矿区所总结的规律和积累的经验来指导未知地区工作的方法。由于成矿作用的随机性,没有两个矿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除了模型类比,还得因地制宜。因为:?随着新的实际资料的获得,要不断修正已有的模型;?模型区与未知区之间存在“小异”,因而要求因地制宜。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指导抽样观测的准则“抽样”不是单指采取样品的工作,而是泛指各种观测。为了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按照一定的间距均匀地布置观测线、观测点、取样点。在如下情况下,需要有不同的观测密度:?具有不同变化程度的地段或方向上,需要有不同的观测密度;?整个矿床或调查区的不同地段,由于所处的勘查阶段不同,观测密度也不同;?为了针对性地研究某一问题,而在关键性地段重点观测。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地质勘查全过程的最优化准则全面勘查的含义:?查明矿床所占据的整个空间;?对矿床地质条件、矿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循序渐进的含义:?在矿产勘查的不同阶段,全面勘查的内容应与工作阶段相适应;?巨大的矿床需分阶段或分片地做到全面圈定,延深很大的矿床也应分段4地圈定不同深度的矿体。第三章: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1.我国最新的固体矿产勘查阶段划分方案是?我国现阶段(1999年在储量分类中开始,2002年作为国标颁布)的矿产勘查工作阶段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预查普查详查勘探(2)预查是通过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