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硫化氢中毒事故反思VIP免费

硫化氢中毒事故反思_第1页
1/5
硫化氢中毒事故反思_第2页
2/5
硫化氢中毒事故反思_第3页
3/5
硫化氢中毒事故反思安全事故是在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硫化氢中毒事故反思,希望能帮到你。硫化氢中毒事故反思一、事故经过2014年9月13日8时左右,某市清源实业有限公司水处理剂车间二工段7号反应釜在检修过程中由于1人中毒,3人盲目施救,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经初步调查了解,在检修前两名工人用水对7号反应釜进行几次冲洗置换后,1名机修工违反操作规程,在未对釜中置换情况进行检测,且未佩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下擅自进入作业,中毒晕倒。带班班长和另一名机修工发现后,在仍未采取任何防护条件的情况下,先后进釜施救,生产科长闻讯赶来,仅佩戴过滤式防毒口罩(非隔离式防护用品)进釜救人,相继中毒。随后施救人员正确佩戴隔离式防护用品迅速将4人从釜中就出并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因伤势过重,3人抢救无效死亡,生产科长受伤。二、造成事故扩大的原因1、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没有按规定及时报告,在未弄清情况又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下,组织不力,盲目施救。2、企业虽制定了应急预案,但针对性不强,不能指导救援工作,又未组织演练,安全教育培训不力,职工缺乏安全意识和基本的应急常识及自救互救能力。3、对长期封闭空间可能造成的缺氧、有毒气体认识不足,作业人员缺乏基本常识,作业不规范,作业前未对现场有毒有害性气体进行检测。4、企业未为作业人员配备自救、防毒装备和气体检测仪。5、企业通风管理混乱。6、专业救援力量不足,缺少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不能满足救援需要。三、防范措施事故的发生,暴露出该企业存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不严,“三违现象严重存在,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等问题。为深刻吸取教训,有效遏制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笔者以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防范工作:?1、深刻汲取事故教训,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消除安全隐患要充分认识有毒有害气体的基本特性,如一氧化碳、氮气、硫化氢等,就硫化氢气体而言,是无色气体,有特殊的臭蛋味,易溶于水,比重比空气大,易积聚在通风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窨井、化粪池、污水池、纸浆池以及其他各类发酵池和蔬菜腌制池等低洼处,达到一定浓度可致人发生电击样死亡。企业单位应深刻吸取事故的沉痛教训,举一反三,结合当前开展的“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回头看活动,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如坑、池、罐、釜、沟、井下、管道等进行全面排查。并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要挂设警示牌、设置报警装置等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2、进一步加强进入有限空间或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要建立和完善防中毒、防窒息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器材。凡有进入坑、池、罐、釜、沟、井下、管道等存在或可能存在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空间、通风不畅的场所作业的,都要按照罐内作业(塔、釜、槽、罐、容器以及地下管沟、窨井或其他密闭场所进行的作业,统称罐内作业)有关规定,严格制定作业许可程序、作业安全规程、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外部监护人员的职责,不得将进入井下、沟池、管道、罐体等有可能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场所的清淤作业项目发包给不具备有关条件的单位和个人。3、严格操作规程,认真开展反“三违活动类似事故的发生,多是由于“三违原因造成的,特别是这起中毒事故,更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因此,罐内作业要按照国家法规、规范和标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大对“三违行为的查出力度,尤其在动火、动土、入罐、抽堵盲板、临时用电等维修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批制度,切实做好安全监护工作,严禁违章作业。对发现的“三违现象要及时制止、依法处理,绝不放任、姑息。4、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要切实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决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不断加强对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的训练。在进行特殊作业前,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务必使作业人员了解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掌握安全防护的对策措施。认真做好新上岗、轮岗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硫化氢中毒事故反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