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www.jy365.net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折——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赵培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博士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折,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十月革命”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但在实践的过程之中,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怎么来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实践中没有世界可供参考的现实依据。因此,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苏俄的领导人,苏联的领导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也经历了许多挫折。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一)新经济政策的终止这样一部分内容,首先是从苏联社会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的。列宁逝世以后是1924年的1月,列宁逝世之前,在他晚年期间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了自己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思想观念。那么,这样的一种思想观念具体地或比较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他建设思想核心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而且我们前一堂课也说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确实对整个苏俄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好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迅速地化解了社会的矛盾,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适应了人民的物质利益的需求。不幸的是新经济政策在列宁逝世以后不久,就被他的后继者所终止了。新经济政策为什么会终止?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长期的诸多争论,如何来看待新经济政策终止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有什么关系呢?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新经济政策的终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理论认识方面的原因,正是由于党的高层领导人对于列宁晚年的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存在着不同,于是才导致了这样一个政策最终地终止,这是在理论层方面的。第二个方面,现实的发展层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新经济政策的终止。首先我们来看理论认识层面,新经济政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在列宁逝世以后,不同的党的高层领导人的认识是不同的,这样的认识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在危机时刻,在社会矛盾十分而产生的一种妥协退让之策,正如列宁所说的,我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www.jy365.net们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确是一种倒退,但我们退一步是为了进三步,这是一种战略的退却,是一种在特殊时期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段和战略,以这样的手段和战略来赢得发展的喘息之机,因此,当我们喘息过来了,当我们已经解决了社会矛盾的时候,这个政策当然是要终止的。相反,另外一种认识恰恰是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为什么?因为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或更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这样一种形式,才能充分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了建立起必要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新经济政策,国家资本主义也好,它们作为一种手段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正是因为它们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因此必须长期地坚持下去。持前一种看法的代表人物是斯大林,而认为长期必须坚持新经济政策的是布哈林,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到底谁更合理?这个问题还是应该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层面来去理解。首先,从理论的层面来说的话,新经济政策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它执行起来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因此列宁在推行这个政策的时候,他确实产生过犹豫,他担心,他害怕资本主义这样的一种发展会把俄国的发展引向一个未知的境地,列宁不是没有担心过。但列宁的这样一种认识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曾经把社会主义跟国家资本主义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比较,他比较的对象是德国的容克阶级,他认为德国当时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国家资本主义或容克阶级掌握着国家经济的命脉,但他们的生产和发展是高度社会化的,是高度文明的,他们离社会主义只差一条,就是无产阶级的领导。相反,把苏俄和德国的发展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德国的是缺乏无产阶级的领导,而苏俄有的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没有的却是发达的文明。为了实现真正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就应该具备这样一种发达的文明。所以列宁把无产阶级的领导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一个社会文明国家发展的两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