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东山二中2020届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选择题答案请填涂在“机读卡”上。考号统一用“20+班级(2位数)+班级座号(不是考场座号)”,如1班1号同学填为200101。2.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3.交卷时,只交“机读卡”和“答题卷”。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每题均只有一个是最佳选项。)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草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2.图表示某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和培养时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在a时,该种群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C.在b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D.d时后,该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3.哪些情况不会导致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A.种群处于稳定期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D.种群迁出率超过迁入率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B.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2-/17C.环境容纳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D.种群的指数增长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生群落的垂直结构与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有关B.某河流沿河岸到河床有不同的植物配置,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生物群落类型与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存在一定的关联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根本区别在于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6.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的密度B.适应的普遍性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7.海中海藻、节肢动物、牡蛎、鱼类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态因子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描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9.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是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药,以鸭子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子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以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混水效果来刺激水稻生长的稻田种养生态系统。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但没有增加新的食物链B.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实现了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C.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D.叫声唤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10.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植物都是生产者B.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细菌都是分解者-3-/17C.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D.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都是消费者11.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12.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20%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田鼠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