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可研经济性与财务合格性评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也带动了项目管理模式的推进发展。在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工程预算的审核对成本的控制与资金使用率的提高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对项目可研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评价的重视程度,从而确保项目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对项目可研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进行评价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人员组织,构筑评审专业管理“朋友圈”(一)建立项目综合评审组,加强专业审查管理加强部门间的配合与联动。本着更好地为预算管理服务的目的,一是进一步加强与业务部门的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评审效果落到实处。财务部门通过主动加强与审计部门、建设部门、造价部门等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形成各司其职、相互牵制又相互配合的联动机制,二是加强评审横纵向联系。如定期召开评审工作交流会,到有单位和外地评审机构学习考察,建立交流协作机制,做到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整个评审工作水平的提升。三是按照分类项目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精细化分工,分类进行项目审查,将各类项目人员相对固定,形成专业负责、专业分工、专业审查的业务格局,这样既有利于专业化培训也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明确责任。对于财务人员跨专业业务能力局限性,加强项目评审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灌输,拓展财务人员对项目技经、工程造价和工程规划等业务的了解掌握,切实提高财务人员项目财务评审的能力和业务面,使得财务人员具备项目源头把好关的能力。(二)充分利用外援,提升项目审查的专业性由于自身力量不足,有一部分评审工作需要依靠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来完成评审工作任务,因此对机构、人员的准入和日常管理显得至关重要。为了从源头上控制评审风险,必须严格准入标准,宁缺毋滥。坚持选聘那些专业水平高、社会口碑好的中介机构和人员承担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对所有委托机构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和预警退出机制,实行“谁评审、谁担责”。年底把评审项目按中介机构进行分类,分别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项目进行复审,复审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合作的重要依据。对于重大项目采取同一个项目同时委托两家中介机构“背靠背”进行评审,以提高评审质量。同时采取利益关系回避制度,避免一家单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不合理做法。二、优化评审体系,创新项目定量定性评审标准(一)创新评审方法和手段,拓宽项目评审渠道结合项目评审实际工作,形成三类项目审查方法:一是全面审查法,二是重点审核法,三是对比审核法。针对不同类别的项目,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二)把好关键业务关,优化评审过程,管控薄弱环节项目可研经济性、财务合规性评价工作作为整个储备项目评审链条上关键环节之一,对事前项目评审质量,事后工程外部审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安排财务评审小组在项目提报和事中评审两个阶段进行双重把关,按照评审重点不同,第一道关主要筛查项目属性、立项依据等重点问题,第二道关主要审查项目可研经济性、财务合规性的细节问题。两道关,主次分明,轻重有别,管控好评审薄弱环节,提高评审效率、降本增效。三、优化评审体系,创新项目定量定性评审标准坚持项目可研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评价的“必要性、实用性、融合性、前瞻性”四大原则,定制定量和定性两种类型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价,在参与项目可研评审的过程中,对项目的可研经济性、财务合规性提出相关意见。定量指标是可以准确数量定义、精确衡量并能设定绩效目标的考核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在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定量指标重点在项目可研经济性审核,主要审核提交的项目在投入产出方面的经济可行性与成本开支的合理性。定性指标是指无法直接通过数据计算分析评价内容,需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如资料完整性、体系建设程度等。定性指标重点审核项目财务合规性审核及资料完整性。(一)定量指标审核项目经济性方面:由于某些资产的特殊性,单体项目作为整个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很难独立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