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故事之李林(女)她是抗日战场上罕见的骑兵部队领导人,她带领骑兵驰骋雁北屡建战功,贺龙称赞她是女英雄,日本人悬赏5千元要她的头颅,阎锡山却称她是“美女狐狸“。可她牺牲前击毙6日寇,然后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喉部——记住英雄,传承历史。抗日英雄故事之李林(女)在山西朔州市平鲁区烈士陵园,矗立着一尊跃马提枪、飒爽英姿的塑像。她就是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李林。李林,原名李秀若,福建尤溪县人,1915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被侨眷领养,侨居印度尼西亚。1929年怀着对帝国主义者的满腔愤恨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烈憧憬,随养母回到故乡,进厦门集美学校读书。1933年冬,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救亡青年团”,写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1936年李林来到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北平,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她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列主义著作,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这年12月12日,北平学联为抗议国民党政府在上海逮捕救国会“七君子”事件,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李林担任民国大学游行队伍的旗手。面对警察的暴力阻拦,她告诉护旗的男同学说:“如果我倒下了,你们要接过去,红旗绝不能倒!”不久,李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李林响应中共北平市委的号召,奔赴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的国民师范学校军政训练班,接受军事训练,任特委宣传委员兼女子第11连党支部书记。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林坚决要求到前方杀敌。被派到大同,任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委宣传部部长。后随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到雁北抗日前线,宣传和组织工人、农民、学生参加抗日武装。组织开办训练班,编写军事、政治教材,亲自授课,积极教育和武装青年。11月,任雁北抗日游击队第8支队支队长兼政治主任,8支队在平鲁西山经过一段整训,随即开赴右玉、左云以北,转战长城内外一天下午,支队人员行至凉城县天成村附近,得知麦胡图村一股伪军骑兵在一村中驻扎,每天午后有少数士兵带领马匹到村南河边饮马。王零余和李林商定,立即抽出30多个精悍的战斗骨干,换上便衣武装,潜伏在河边,待马群出现时,以猛烈的行动将敌人歼灭,夺得50多匹马,10余支枪。于是,他们将1中队改为骑兵中队,使名支队成为步骑兵棍合支队。鉴于雁北地区在斗争中发展了几个游击支队,120师首长指示,把这些游击支队改编为120师独立第6支队。8支队和右玉县组建的5支队、平鲁县组建的7支队的骑兵,合编为独立第6支队骑兵营。贺龙关向应等领导同志非常关心李林,考虑一个女同志在部队上长期行军打仗不方便,准备调她到地方上去工作。李林很感谢首长的关怀,一再诚恳表示,愿意留在部队直接和日本侵略者作战。经过晋绥边特委研究,嘉许了她的壮心,答应她的要求,分配她担任骑兵营教导员,王零余任骑兵营副营长(不久任营长)李林和王零余率领这支队伍转战雁北各地,接连取得了许多胜利。他俩的名声也渐渐传开来。敌人曾经到处张贴布告捉拿李林,而抗日的人民却对她无限热爱,尤其在根据地的女干部中,她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1938年春,李林改任整编后的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雁北、绥南与日伪军作战,屡建战功。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同年秋,任中共晋绥边区特别委员会宣传部长,兼管边区地方武装。1939年3月,李林奉命到陕西省宜川县的秋林镇,参加阎锡山召开的“晋绥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即秋林会议)。这是阎锡山召开的一次重要反共会议,其目的是为了消灭山西进步势力,以实施对日妥协投降。其主要阴谋是取消牺盟会,夺取牺盟会所掌握的全部权力,消灭决死队和一切新军武装,取消决死队的番号,取消政委制,把新军改编为旧军一样的编制,把新军的指挥权掌握到他手里。为此,顽固派在会议上制造种种谣言,胡说八路军和新军“游而不击”,污蔑牺盟会“美女”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等等。李林根据党组织的指示,跟以阎锡山为代表的顽固派进行了激烈斗争。她先后两次在大会上当着阎锡山的面发言,用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的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