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村小学“德孝大讲堂”活动总结[全文5篇]第一篇:侯村小学“德孝大讲堂”活动总结侯村小学“德孝大讲堂”活动总结“百善孝为先”,弘扬孝德文化,树立孝德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区教育局把“孝德文化”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孝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并深入开展以“德孝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学校组织师生召开专题会议,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手抄报、宣传栏等阵地,全方位地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张贴《孝德文化进校园倡议书》、标语、宣传画等,创设了浓厚的孝德教育氛围。(二)全面实施形式多样1、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百善孝为先》板报、橱窗、专栏等阵地,全方位地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宣传发动。2、各班利用黑板报、墙报、班会等形式营造践行孝道o感恩图报o从我做起的文化氛围。3、以节日为契机,举行“践行孝道o从我做起”的师生大签名活动,为全面推行我校孝文化教育拉开序幕。4、各班每周召开一次“践行孝道o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学生汇报践行孝道中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同学们在做与说中体会到了长辈的爱,许多同学留下了感动的泪水。5、全校开展手抄报、剪报比赛。6、三——六年级开展征文活动,同学们联系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践行孝道事例,将身边德孝事迹用文字书写爱的篇章。7、学校组织以“践行孝道o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当全体师生唱起《感恩的心》时,当听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时,许多同学不由自主的留下了感动的泪水,那场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第1页共7页8、制做“感恩卡”,向亲人表达最真挚的祝福。小小的“感恩卡”不仅表达着孩子对家长的感恩之情,也让学校与家庭之间多了一份信任和包容。二、活动见成效⒈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爱心,从而以爱心唤醒爱心、换取爱心、传达爱心,使爱得到迁移与升华。⒉形成浓厚的孝文化教育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社会,营造出以德立身、以孝兴家、祥和共融的社会风尚。⒊孝德实践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学生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真正理解了德孝的含义。现在回家给长辈倒茶、洗脚的多了,向爷爷奶奶撒娇的少了,懂事的同学多了,对家长的不理解、抱怨的少了。侯村小学第二篇:“德城文化大讲堂”策划“德城文化大讲堂”策划一、目的与形式1.目的把握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人类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空间条件,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作为德州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上,XX县区“人文飙起,名卿蝉联,实甲山左”,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举办“长河大讲堂”的目的是通过对地域文化的专题讲解,探讨XX县区的历史演变、文化资源与文化特色,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探索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建设当代先进文化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形式主讲。依托德州学院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聘请相关专家教第2页共7页授和社会知名学者,采用专题讲解形式,融知识性、通俗性、文化性为一体,2012年4-12月,每月一期。听众。XX县区委区政府相关人员、XX县区所属企事业相关人员、XX县区社区园区相关人员等。二、内容与主讲1.运河与德州中心城市的形成(梁国楹)2.董仲舒及其德州董子文化(梁国楹,德州学院历史系主任、教授)3.明初德州移民问题(梁国楹)4.苏禄王与苏禄王墓(王守栋,德州学院历史系教授)5.康熙乾隆南巡与德州(王守栋)6.明清德州田氏世家(黄金元,德州学院中文系书记、副教授、博士)7.明清德州卢氏世家(黄金元)8.德州扒鸡文化(杨华,德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9.德州黑陶文化(刘浩或刘伟国)10.北洋机器制造局与德州近代工业的诞生(张立胜,德州学院历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