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镇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做总结重阳镇经济社会发展之我见很荣幸能到重阳工作,转眼间,半年多的时光已去,在这段日子里,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使我很快对农村的工作有了基本认识。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重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重阳镇基本情况重阳镇坐落于XX县区西部,东接丁河镇,西交西坪镇。交通便利、风景秀美、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总面积232.37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207个村民小组,7997户,28413人。全年生产总值完成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0元。二、重阳镇现状分析近些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金红石、铜、铁、金、石棉、石墨、琥珀等。其中,国内储量最大的八庙至水峡河金红石矿带,为亚洲三大金红石矿之一,储量在一亿吨以上。但含量低,开发利用率低。2.农业发达。按照“一村一品”的规划,特色明显,重阳镇已形成林、果、药、菌、牧等支柱产业。全镇林地、宜林宜牧面积21000公顷,人均11亩,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木材蓄积量16万多立方米。全镇以山茱萸、猕猴桃、板栗为主的经济林2400多公顷。林副土特产品有猕猴桃、山茱萸、油桐籽、生漆、山楂、龙须草、板栗等。猕猴桃年产量在400吨以上。全镇袋料香菇生产规模达900万袋,年市场香菇吞吐量逾千吨,市场交易额达1亿元左右。3.畜牧业小有规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重阳的畜牧业有了初步的规模,形成8个养鸡专业村、37个养鸡专业场,养鸡专业户养殖规模达到82730只;建种羊场4个,养羊专业户379家。共有甲鱼养殖场11个,网箱养鱼20架,水库养鱼面积3400亩,2005年水产养殖业产值完成130万元。生猪饲养量第1页共4页29775头,家禽饲养量13万只,畜禽饲养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从更深范围的观察和分析,有其优势,也存在着不足。1.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镇经济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不尽合理。经济结构单一,香菇,猕猴桃是最大的经济收入。第二产业脆弱,目前全镇共有限额以上企业3家,限额以下企业12家。第三产业严重滞后。2.小城镇规模较小,聚集带动能力差。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去年重阳镇被评为一星级集镇,但镇区人口稀少,造成小城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弱。这势必妨碍小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三、对加快我市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要实现重阳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觉得可以从近期和远期两方面入手。近期工作重点一、加快城镇建设,促进其协调发展依托有利资源,以镇养镇。小城镇建设需要支柱产业支撑,我镇要突出“药、果、菌、矿”四大支柱产业强力发展。树立“产业支撑、活商兴镇”的理念,大力培育中药材、香菇、猕猴桃市场,以市场建设带动城镇发展,打造特色集镇。产业的大力发展即能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更能增加我镇的财政收入,再以财政收入去扩大城镇规模,以镇养镇,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把重阳镇建设成两星级、三星级,甚至五星级集镇。二、大力发展畜牧业等副产业。利用重阳镇山多,林多等优势,改变单一的农业方式,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我镇农民虽也经营一些副业,但大多都是家庭少量饲养满足家庭需求,并未发展成为规模经济。因此我们要振兴当地农业经济,则有必要倡导鼓励农民发展副业,并创造有利条件,发展规模化养殖,提高经济第2页共4页效益。三、发挥合作社、协会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香菇和猕猴桃是我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成立农业合作社、协会,确保农民的收入,成为必然选择。香菇和猕猴桃的价格受天气的影响很大,遇上阴雨天,丰收不丰产。充分发挥合作社、协会之功能,原料统一购买,产品统一销售,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交易费用,保护农民利益。与商家结合,便于统一管理和技术标准,能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