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工作总结**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改革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年工作要点》文件精神,全力做好职能范围内的改革创新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改革进展情况(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成立了罗**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深化改革相关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检查。由乡党委书记王世军任组长,全体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乡党委副书记兼任主任,乡党政办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加强与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协调,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明确了罗**改革事项的责任分工方案和全面深化改革小组专项小组,明确了职责任务。(二)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乡党委、政府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及时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县委有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罗**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根据县委改革办要求落实好相关工作任务,力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实效。(三)着力打造改革亮点。结合全乡实际,因地制宜,借助外力,挖潜内力,摸索实践,深化改革,在工作和探索中打造了“十大亮点”。1.持续加强生态建设。省级生态乡镇一举通过复审,不仅是全乡、更是全县一块闪亮招牌。2.大力推进文明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镇,展现了全乡干部群众的良好状态和人文社会风貌。3.增辉添彩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中,罗**作为全县唯一一个整体接受省创文督导组检查验收的乡镇,为全县创建工作出了力、争了光,服务创建工作受到省督导组的肯定与认可。4.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以全国种粮大户、省劳动模范、张楼村农民刘正礼的青龙河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粮第1页共4页食生产喜获丰收,为全县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刘正礼种植的5621亩优质杂交水稻喜获丰收,预计总产量365万公斤,亩产达到645公斤,比去年亩均增收41公斤。5.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道路。以青龙河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将粮食生产、仓储物流、对外销售、技术服务有机结合,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基地,目前进展良好。6.探索林业种植+畜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省科技厅的支持帮助下,在厅驻村第一书记陶曼晞的努力付出下,将周湾村600亩荒山荒坡改造成油茶山,同时兴办合作社套养山鸡,目前油茶种植和山鸡养殖发展态势良好,46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人均增收1800元。7.豫南水稻“籼改粳”技术推广获得成功。依托省科技厅的帮助和支持,将“籼改粳”作为精准扶贫的技术手段,在全村发展粳稻生产1600亩,覆盖贫困户73%,配套推广应用水稻“泥质法”育、抛秧技术和水稻两段栽培技术。经市农科院、信阳农林学院、市农业局的专家的现场测产,理论亩产量达到829.74公斤,85折后亩产705.27公斤,高出项目设计目标55.27公斤。8.脱贫攻坚领域改革初见成效。充分发挥省、市、县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尤其是借助省科技厅和市工商局的帮扶,因村制宜,以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发展为主要脱贫措施,脱贫攻坚工作扎实稳健推进。尤其是在周湾村,发展起了蚕桑养殖与种植、水产养殖、油茶种植与林下经济、新品种蔬菜、水稻籼改粳和抛秧技术等,产业发展与脱贫工作找到了精准的结合点。在坪塘村,发展起了白茶、桑蚕种养植(殖)产业;在罗陈村,发展起了山鸡养殖;在卢河村,发展起了肉牛养殖;在陈岗村,发展起了蛋鸡养殖。等等。截止**年底,全乡5个贫困村已整体脱贫4个,还剩218户、778名贫困人口,为全乡20XX年整体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督导检查中,罗**脱贫各项工作没有出现纰漏,为全县脱贫工作顺利通过检查作出了贡献。9.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第2页共4页罗**坚持以产业支撑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搞大包大揽,不盲目效仿攀比,不搞形象工程,让群众切实得到实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党委、政府根据每个村的筹资情况,同比例配套资金,有产业条件的倾斜扶贫。尤其是在郑老庄村,根据群众的自愿,在改善村庄基础条件的同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