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拜校园事件》经典影评10篇《科伦拜校园事件》是一部由迈克尔·摩尔执导,JacoboArbenz/MikeBradley/ArthurA.Busch主演的一部纪录片/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科伦拜校园事件》影评(一):用新纪录电影的手法讲一个残酷的故事迈克尔莫尔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能够把民众压在心底不敢同强权者发出的暴怒,诘问都讲出来,让美国人看到所谓大人物的尴尬和困窘,同时,借用新纪录电影不受束缚的理念,把美国人民不愿意面对的事实讲成一个残酷得故事,即使逃避现实也到不了一个童话世界,这样的新纪录电影和政论电影,还有几时才能出现在中国的大荧幕上?希望那时我还活着。《科伦拜校园事件》影评(二):12.28笔记《科伦拜尔的保龄》迈克·摩尔自己变成了符号,把自己和摄影机作为结构性因素暴露在观众面前,是主观的立场,但是他关心的每一个议题都是问题非常大,这和中国的自反/表演的纪录片所关注的题材是不一样的。以这么一个欢快的、有点狂欢式的片子作为这一年的结尾。########################《科伦拜校园事件》影评(三):因为在美国而不是在中国看Micheal总不会担心失望倒是真的,可是要不要都是一种模式啊。在一个买菜刀都需要身份证的国度,看他片子应该都可以做到像接受采访的MarilynManson般淡定,这或许是因为我们勤于锻炼的结果吧……如果Michael在中国说不定已经可以得“诺贝尔和平奖”了又何必和Oscar较劲,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他还有心拍下去的话……最后想说的是还是没有sicko好看,~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科伦拜校园事件》影评(四):美国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人死于枪击事件这个纪录片中给出的答案有:1、媒体为了收视率喜欢大肆渲染种族问题与暴力事件,而很少追究暴力事件深层的原因。进而不断强化恐惧感。(这说明即便是民主国家的媒体也还是有不少毛病的。当然专制国家的媒体的毛病更严重)2、政府为了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军事中,有意渲染恐惧感,从而得到民意的支持。包括来自于国外的和人们相互之间的对立的恐惧感。3、有不少人因为恐惧感而获益。比如卖武器的。4、社会保障做得不够好,导致一些人直接或者间接走向犯罪。比如没钱的人持枪抢劫。比如穷人花太多时间工作忽略了孩子,使一些孩子走向犯罪。加拿大的居民也拥有很多武器但犯罪率极低,政府对普通人的福利做得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科伦拜校园事件》影评(五):认识美国人【2020.4.30】述说了美国人民对持枪自卫权的意识和抗争过程,美国政府带着正义的面具支持独裁统治,多年来一直发动战争空袭,在科伦拜事件后人们开始质疑,开始自发的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其中一个怪异的歌手引起的大面积的关注和引响。在与采访者的对话中他被问到:“如果直接面对存活学生或居民,你会对他们说什么?”他回答:“什么都不说,我会听他们说,没有人这么做.”中间有段用美国人缺乏安全感的动画解释为什么只有美国枪杀数如此之高,简单直白。纪录片又走访了加拿大,论证了美国如此恐惧有很多来自客观原因,政府缺乏对贫穷的重视,漠视(受害)民众,社区生活保障,人种内部的矛盾与敌视。《科伦拜校园事件》影评(六):性格决定命运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后看的,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美国会枪支合法,纪录片探讨了很多原因。媒体以及政府一直在制造恐怖的气氛,也许是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因为枪支武器背后还涉及很多利益集团的利益,强大的利益是不可撼动的。美国的种族隔阂很严重,美国人民一直以来都很缺乏安全感,他们认为必须拿起武器自卫。但是我觉得背后不可语人的利益纠葛才是真正的原因。美国一直以来的霸权主义,在世界各国挑起战争,才导致了911,而911更加重了美国人民内心的恐惧,极度缺乏安全感。加拿大和美国政府的对比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加拿大政府主张的是:众赢才是赢。而美国是剥削底层人民制造的假平等。终究是一个国家的特性决定,就如性格决定命运。看完才知道原来导演就是华氏911的导演,致敬。《科伦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