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XX县区农业局高产创建总结项目工作总结为全面提升我县粮食生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国粮食高产创建示XX县区”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为继续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高产创建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一年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实施成效在溧江乡、大洋洲镇和潭丘乡,早、晚稻各建立了1个万亩示范片,在全县13个乡镇各建立1个千亩高产示范区和百亩核心区。经省、市专家组对三个万亩示范片实割测产,结果如下。在示范片的带动下,全县掀起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高潮,粮食生产再创辉煌。早稻亩产414.2公斤,比上年亩增34.4公斤,二晚亩产436.4公斤,比上年亩增20.7公斤,全县水稻总产达33.6176万吨,比上年增1.9724万吨,增长6.2%,确保粮食总产连续八年递增,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工作机制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了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农业局、县财政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县农业局分管局长及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日常工作,由县农业局局长任主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机局负责人为成员。同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由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任技术指导小组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推广中心所属业务站,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和示范区乡镇农技站技术人员为成员。制定了实施方案,对项目的实施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2、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资金投入。为使高产创建工作有资金保障,采取了整合项目资金,确保了万亩示范片建设的高标准。在万亩片全面整合中央支持现代农业、超级稻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第1页共21页水稻新品种展示、病虫害专业化防控、农业机械化示范等项目,提升高产创建效果。在早、晚稻优良杂交种子和配方肥以及新农药补助、杀虫灯安装、扶助病虫害防控专业合作社和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运行等方面,投入资金32万元;在技术培训、宣传、试验示范、信息服务等方面投入资金16万元。3、建立示范基地,发挥样板效应。在力江乡百亩核心区,对田块大小、机耕道、人行道、排灌水渠等,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田埂也全部用水泥进行了硬化,同时,还建了一个120m2的参观台。在2个万亩片各树立了一块2×3m示范片标示牌,2.5×12m宣传标语牌1块,2.5×6m宣传标语牌1块,2.5×3m宣传标语牌1块,1×1m宣传标语牌(每牌1个字)25块。在全县13个百亩核心区共竖0.8m×1.2m试验示范牌早稻156块,晚稻152块。小区试验牌早稻345块,晚稻360块。在县城街道、乡村主干道及墟镇挂横幅10条,刷墙体广告20条。在溧江和大洋洲的两个核心区开展各项试验,探索适宜本县的新技术、新措施。(1)“三高一保”试验早晚稻各1个,各2个小区;(2)免耕栽培对比试验早晚稻各1个,各2个小区;(3)旱育保姆育秧试验1个,2个小区;(4)穗肥试验早晚稻各1个,各3个小区;(5)晒田试验早晚稻各1个,各3个小区;(6)“3414”肥效试验早稻2个、晚稻1个,各14个小区;(7)肥效简比试验早晚稻各2个,各3个小区;(8)增密调肥试验早晚稻各1个,4个处理,三次重复,各12个小区;(9)晚稻ipni试验高、低产田各1个,8个处理,三次重复,各24个小区;(10)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防与不防试验早晚稻各1个,各8个小区;(11)性信息素防治二化螟试验早晚稻各1个,10个小区;(12)性信息第2页共21页素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早晚稻各1个,10个小区;(13)病虫害全不防试验早晚稻各1个,1个小区;(14)机插秧密度试验早晚稻各1个,3个小区;(15)机插与抛秧、手插秧对比试验早晚稻各1个,3个小区;(16)品种对比试验早晚稻各2个,共66个小区(品种)。(17)“三控”施肥技术展示早晚稻各1个,面积100亩,(18)品种展示早晚稻各2个,共展示35个品种,每个品种2亩左右。(19)旱育保姆育秧栽培技术展示1个,面积10亩。(20)新农药药效展示早晚稻各1个(各4个品种),面积10亩。(21)施肥肥效展示早晚稻各2个,肥料品种为天人集团中冠肥业玉露牌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