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党性修养的时代意蕴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简称《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方案》明确指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总体要求是实现四个进一步,其中第一个就是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可以说,这既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性修养一脉相承,也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时代主题。结合正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党性修养的相关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毛泽东思想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祝彦。党性概念的形成过程辽宁日报。我们常说要讲党性,那究竟什么是党性。祝彦。按理说,党性这样的政治概念,大家已经耳熟得很。但是,要深究起来,又恐怕一两句话未必能说得清楚。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党性这一概念的由来及其内涵解释。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最早论述党性的是恩格斯。他是将党性与哲学一起联系起来讲的,即哲学的党性原则,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论断密切相关。列宁曾从广义上给党性下过一个定义。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无论是恩格斯对哲学的定义,还是列宁所阐述的党性,都指出了一个政党固有的阶级本性,也就是党性具有阶级性。党性与阶级性是密不可分的,它以阶级性为基础,但又不等同于阶级性,而是高度发展了的阶级性,是阶级性的最高表现。辽宁日报。我们党的党性概念是怎样形成的。祝彦。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体现了鲜明的党性立场。但是在党的文献中,党性一词的出现比较晚。在党内,最早对党性概念进行阐述的是刘少奇同志。从1938年底在河南XX县区八路军兵站讲党性修养的时间上来看,第1页共5页刘少奇同志是党内对党性和党性修养进行系统和深刻阐述的第一人。从我们党的历史来把握,可以初步将党性定义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共产党员对党的先进性应具有的自觉意识,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纪律的真实认同与自觉遵循;其思想表现是党员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行动上则表现为党员的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纪律和作风;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这个阐述包含这样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结合党章来讲的,党性首先是对党的纲领路线的认同与实践,维护党章、践行党章,就是党性的最具体表现;第二个层次是讲党性在思想上的体现,即要掌握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行动上则要求体现优良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使党性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得到生动体现;第三个层次是讲党性对于一个共产党员的重要性,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一切事业的基础来对待,才会对党性予以高度重视,不能一说党性,就把它当成大话、套话、老话,予以敷衍塞责。最后,党性锻炼必须在党内生活中进行,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检验,不是光嘴上说说、纸上写写、会上表表态,而是必须经受具体斗争和实际工作的考验。辽宁日报。关于党性的统一认识,正式形成标志性文献是在什么时候。祝彦。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党性问题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形成决议在全党提出。当时的实际形势要求,全体党员都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下团结起来,成为有组织的整体。党性的时代内涵和特征辽宁日报。我们党为什么如此强调党性。在新形势下,有着怎样的针对性和必要性。祝彦:对于党的先进性,刘少奇同志有这样的论述:共产党是代表着现今人类社会中最光明的最进步的方面,是人类最第2页共5页高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寄托和发育之所。世界上最觉悟、最进步、最健全、最有道德和最富正义感的人士,集中在共产党中。历史已经证明,党性关乎党的生死存亡。今天,要经受住四种考验、战胜四种危险,中国共产党人就更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