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建设新农村实施策略根据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订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建立、健全、完善各项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居住及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全面进步,努力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二、目标任务通过不断发展,以逐步形成“新房屋、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新为主要标志。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的村,要率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2000—3000元的村,对照标准,缺啥补啥,争取早日实现;对于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村,要加大扶持、开发力度,力争涌现出一批新农村先进典型。争取到“十一五”末,全县20%的村达到新农村标准,到年,全县50%的村达到新农村标准,到年,80%以上的村达到新农村标准。三、标准要求(新农村标准)(一)生产发展方面。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1、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有1个以上投资超过50万元的企业,人均产值5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好。2、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从事二、三产业人数占50%以上。3、农业生产基本实现规模化、区域化种植,初步走上生态、持续发展轨道。旱涝保收田面积大,农业机械化耕作程度95%以上;畜牧养殖业实现无害化生产。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率超过10%,确保年前达到或超过8000元以上。第1页共6页(二)生活宽裕方面。物质生活丰富,社会保障健全。1、群众生活主副食合理搭配,讲究营养,人均住房大于25平方米。2、电器化程度高,其中。电视普及率90%以上,电话普及率60%以上,电脑普及率5%以上;群众受教育程度高,小学入学率100%,30岁以下人群受中等以上教育程度20%以上。3、群众文娱活动丰富,有文化大院、老年人活动场所,科技书籍在500册以上;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内容健康向上。4、医疗等社会保障系统比较健全。(三)乡风文明方面。精神风貌饱满,道德情操高尚。1、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民族团结,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移风移俗,崇尚科学。2、全体村民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遵守乡规民约,达到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四有”标准。3、模范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无计划外生育,人口增长率控制在规定指标以内。4、能够完XX县区委下达的社会综合治理目标任务,连续5年以上无刑事犯罪及重大违法案件,无集体上访案件,无打架斗殴现象。5、勤俭节约,红白大事不大操大办;积极推行殡葬改革制度,火化率达到100%。(四)村容整洁方面。基础设施齐全,环境生态优美。1、交通便利,达到村村通要求,村内道路硬化,有排、供水系统,人畜用水达到卫生标准,道路两旁绿化,安装路灯。2、宅基地规划合理、整齐,对老宅基地作必要的调整,新划宅基地尽量统一标准,并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纵横道路畅通。3、主要入村道路口有标识牌,有公共厕所和固定的垃圾堆放场所。4、庭院环境优美,院内路面硬化、有花池(或种葡萄等作物),保持整洁。5、全村60%以上的农户建有沼气池,“一池三改”率达到100%,畜禽入圈率达到100%。人畜粪便经沼气池处理,用沼气第2页共6页做能源,实现良性生态循环,逐步达到“生活环境优美化,家居条件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标准。(五)管理民主方面。两委机构健全,依法民主管理。1、村党支部、村委会健全,且由民主选举产生,管理民主。重大事件实行“一事一议”制度。2、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两委班子团结,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凝聚力,依法办事和干事创业能力强。3、班子成员是致富标兵,并能带动群众劳动致富。4、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有相应的协会、组织,并能较好发挥作用。四、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新的历史任务,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因此,必需加强领导,搞好协调,调动全社会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