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工程建设意见为进一步夯实审计信息化基础,优化网络安全运行环境和机制,提升审计信息化运用水平,增强信息化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揭露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审计信息化推进工程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的理念,依照国家和省、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审计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大力推进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总结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积极探索和创新审计方式,加强审计队伍信息化能力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能力,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二、总体目标按照我县“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完成“金审工程”二期建设,积极推进“金审工程”三期建设,以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和审计管理系统(oa)为抓手,深化审计信息化应用,建立健全审计管理、审计作业、信息交流三大平台和基础支撑、安全运行、人才支持、制度保障四大体系,基本形成与国家“金审工程”建设相配套、网络互联互通、应用体系相辅相成、审计技术装备和监督手段相对完善的数字化审计系统。三、具体措施(一)进一步完善审计信息化基础网络。在现有网络平台基础上,实施完成与上级审计专网的系统整合和网络安全建设,建立一套以审计专网为基础,上联审计署、审计厅、市审计局,横联重点被审计对象的立体化网络框架。重点做好审计专网迁移工作,实现专线互联;建设独立、标准的服务器机房,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维护好审计局机关门户网站,加强对外信息发布,使其成为信息公开、与公众沟通、展示审计成果的重要渠道。(二)加强审计指挥中心建设。完成审计系统视频会商系第1页共3页统建设,完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审计机关双向互联。融合审计管理、审计视频会商、异地协同作业、信息发布等系统功能。实现审计机关上下级之间的网络视频会议和现场互动交流,丰富互动方式,密切沟通联系,提高互动频率和效率,节约人力和行政成本。重点做好视频会商系统网络及硬件采购配置和独立视频会议室建设。(三)积极推进联网审计。逐步推广对财政、税收、社保、卫生等重要行业的联网审计。建立对政府性资金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的政府资金综合监控中心。利用联网审计预警机制,在动态监督中及时关注财政性资金的流向与效益,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重点做好联网审计硬件建设和与被审计单位的网络连接工作。(四)逐步推进信息系统审计。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评价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系统的合规性、安全性,避免“假账真审”,降低审计风险,促进被审计单位和国家信息安全。(五)继续加大两大系统应用能力建设。继续以审计管理系统(oa)为平台,努力拓展oa应用功能。着力抓好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行政管理、党务管理、后勤管理、人事管理、科研宣教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逐步实现信息化手段对所有管理内容的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益。继续完善和推广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至20XX年底前,全部审计项目计划利用审计管理系统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施的审计项目达到年度计划项目的80%以上。(六)加快审计信息化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整合现有各类审计信息化人才。力争到20XX年底前,通过计算机审计中级水平考试的人员达到审计业务人员总数的30%以上。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领域、专业方向的重点培训,将普及性学习、骨干培训与高级人才的培养有机结合,着力培养信息化建设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计算机审计尖端人才、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构建审计信息化人才支持体系。四、工作要求第2页共3页(一)加强对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审计信息化工作,加快“金审工程”建设步代。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金审工程”建设,将“金审工程”中相关软、硬件购置,网络建设、维护,人才培训等资金列入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