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共振振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而共振是特殊的振动,为了趋利避害在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对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目前,电力传输采用的是高压输电法。而据报载,2007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索尔加斯克领导的一个小组,成功地利用无线输电技术,点亮了距离电源2米远的灯泡!无线输电法原理的核心就是共振。人们期待着能在更远的距离实现无线输电,那时生产和生活将会发生一场重大变革。【目的与要求】1.观察测量自由振动中振幅与周期的关系。2.研究阻尼振动并测量阻尼系数。3.观察共振现象及其特征;研究不同阻尼力矩对受迫振动的影响及其辐频特性和相频特性。4.学习用频闪法测定动态物理量相位差。【实验原理】物体在周期性外力(即强迫力)的作用下发生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若外力是按简谐振动规律变化,则稳定状态时的振动也是简谐振动,此时,振幅保持恒定,振幅的大小与强迫力的频率和原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以及阻尼系数有关。在受迫振动状态下,系统除了受到强迫力的作用外,同时还受到回复力和阻尼力的作用。所以在稳定状态时物体的位移、速度变化与强迫力变化不是同相位的,存在一个相位差。在无阻尼情况下,当强迫力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此时振幅最大,相位差为90°。当摆轮受到周期性强迫外力矩M=Mcos⑹的作用,并在有空气阻尼和电磁阻尼的媒质中运动时(阻尼力矩为-b空),其运动方程为dtd20J=-kO一b+Mcos①tdt2dt0(33-1)式中,J为摆轮的转动惯量,-ke为弹性力矩,叫为强迫力矩的幅值,s为强迫力的圆频率。令®2=匕,2p=-0JJ则式(33-1)变为d20d0+2p20=m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