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二○○六年度创建“无毒乡镇”工作总结文一、统一领导,强化责任,完善组织网络。一是组织保证。2006年3月18日,我镇成立了创建“无毒乡镇”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和分管镇长为副组长,派出所、综治办、民政、宣传、工青妇等部门为成员部门,办公室设在派出所,配备一名专职民警,按要求配备微机和打印设备,添置了禁毒书籍,确保此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各村(社区)相应成立创建“无毒村”、创建“无毒社区”领导小组,有一名副书记分管创建工作,形成镇、村二级禁毒网络,组建了禁毒志愿队伍,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二是强化责任。将禁毒工作成效作为各级干部业绩的一项重要依据列入考核内容,与干部的利益挂钩,第一明确禁毒责任,把“一票否决”落到人头上,强调责任追究;第二明确范围,按地域切块划分的棋盘格内的范围,各自打扫门前雪;第三明确对象,对每一个吸毒对象做好跟踪追究的记录;第四明确工作任务,就是盯牢看死,把自己管理的这块地盘盯牢,把涉毒人员看死。二、深入宣传,细究方案,建立工作机制。一是召开动员大会。2006年3月24日,我镇召开了全镇的政法综治工作两级干部会议,会议对上年度创建“无毒乡镇”工作进行了全面结合,安排部署今年的创建工作。会议要求各单位本着“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将创建“无毒社区”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工作中,加强教育管理和检查,把创建“无毒社区”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构建创建宣传平台。利用广播、《xx法治》等媒介突出宣传效果,从健全宣传队伍,开辟宣传阵地入手,形成禁毒宣传的长效机制。xx中学等学校分别确定一名分管禁毒宣传的专职领导,镇禁毒专管员协同宣传工作,各村(社区)配备宣传员,形成镇(学校)、村(社区)两级宣传网络。在宣传手第1页共3页段上,加强阵地宣传与动态宣传。妇联、共青团群众团体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承诺活动。充分运用户外广告和发放“手拉手远离毒品、心连心造福社会”邮政明信片,设禁毒宣传画廊和公益广告,开展公益宣传。同时抓重点,主要是突出对在校生、社会闲散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易染毒群体的预防教育,法制副校长给在校生上生动的涉毒犯罪案例课和组织在学生观看《世纪之患——新型毒品》纪录片,增强其对毒品的免疫力。利用“6X8226;26”国际禁毒日,开展广场大型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禁毒氛围,提高全社会的禁毒意识,旨在推动全镇禁毒宣传活动全面、深入地开展,从而进一步普及禁毒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毒品的“认、知、拒、防”能力,提高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禁毒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民禁毒局面,为进一步搞好我镇的禁毒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建立帮教和奖惩机制。我们实行捆绑式帮教责任制,首先建立帮教工作台帐,吸毒对象逐一登记造册。其次确保帮教措施落到实处,帮教人员由社区民警、村干部、单位或禁毒志愿者,及其亲属中一名最有实力和权威的人参加,组成“四位一体”帮教小组,并落实责任制,定期开展走访上门帮教。设立禁毒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制订创建“无毒社区”奖惩规定,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机制。三、打防结合,齐抓共管,力求创建实效。一是健全防控机制。领导小组召开专项专项会议,部署排摸行动方案并落实专项整治经费,要求彻底查清吸毒人员的底数,全镇实行逐村逐户逐人排摸分析的方法,共排摸出本镇16名有吸毒或吸毒史人员,针对不同情况分别登记造册,建立帮教组织,经过强制戒毒和阶段性的跟踪帮教,上述人员情况良好,无发现复吸情况。二是以重点单位及场所为抓手,抓好禁毒整治工作。禁毒整治必须做到四禁并举(禁吸、禁贩、禁制、禁种)、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歌舞厅、游戏机室、茶吧等场所是吸贩毒品的重点场所,公安机关定期、不定期开展禁毒专项工作。今年7月派出所会同镇兽医站检查了15户禽养殖大户,督第2页共3页促其禁种、禁用毒品原植物,书面告知相应的法律责任,为从源头上落实禁止种植、使用毒品原植物和非法制造、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长效管理机制,与行政村(社区)签订了《xx镇加强禁止种植、使用毒品原植物管理责任书》和全镇易制毒单位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