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方言中的俗语研究摘要方言俗语,是地区语言的发展体,代表着一个地区语言的发展历程。它的出现形成和一个地区长时间的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社会习惯紧密相连,是普通的劳动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显示生产生活状况的言语。而关中地区是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的地区,因此形成于关中地区的方言也十分具有地域特色。关中方言是世界民族语言中历史十分久远的一支语言,经历了三千余年的转变历史。而俗语作为关中方言的一部分,更显示了关中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思维的结合。关中方言俗语是最原始、最真实、最灵动的生产生活的写照,因此可以称的上是鲜活的、原生态的。关键词:关中地区;方言俗语;研究AbstractDialectidiomisthedevelopmentofregionallanguage,representingaregionallanguagedevelopmentprocess.Itsformationiscloselyrelatedwiththeregionalpolitical,economic,culturalcustoms,socialhabits.Anditistheordinaryworkingpeoplewhosummeduptoshowtheproductionandlivingconditionsbythelanguageinthelong-termproductionandlife.BecausetheGuanzhongareaisoccupyinganimportanthistoricalpositionoftheregion,theGuanzhongdialecthasmanyregionalcharacteristics.Guanzhongdialectistheworld'snationallanguagewhichgoesthroughaverylonghistorythatmorethanthreethousandyears.AndtheproverbaspartoftheGuanzhongdialect,itshowstheworkingpeopleinGuanzhongthewisdomandthinkingofthecombination.Guanzhongdialectisthemostprimitive,realandthemostspiritualportrayaloftheproductionandlife.thereforeitcanbecalledthefresh,theoriginalecology。Keywords:Guanzhongarea;dialectsaying;research目录TOC\o"1-3"\h\z\u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一、俗语的来源与定义1(一)俗语的来源11、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口头创作广泛流传的俗语12、各民族之间相互沟通与融合后创造出来的俗语23、从古代社会流传下来的俗语惯用语2(二)俗语的定义2二、关中方言中俗语形成过程3(一)关中自然与人文环境3(二)关中方言俗语发展历程41、西周时期关中方言42、秦朝时期关中方言53、汉朝时期关中方言54、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方言55、隋唐、五代时期关中方言6(三)关中方言俗语的特点61、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62、雅俗共赏63、带有外来文化的影响74、借用它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7三、关中方言常见俗语举例7(一)生产、生活类俗语7(二)称谓、情绪类俗语10(三)时间、季节类俗语11四、关中方言俗语的传承12(一)方言俗语的价值12(二)传承方言俗语方法13结语14参考文献15谢辞16前言方言俗语,是一个地域人民群众的思维结晶,透过浅显易懂,甚至粗俗的话语来渗透深刻的道理。关中地区俗语形成于浩荡的历史长河中,从西周建都镐京开始,关中方言就被称为雅言,体现着关中地区语言发展的历史,有独特的风俗人情和语言魅力。学术界对于关中方言俗语的研究已有很多著作,如阎成功《关中方言俗语解析》、孙立新《户县方言研究》,《西安方言研究》、等,同时方言俗语的研究也出现专门的机构,如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宝鸡文理陕西方言研究所,且研究内容不局限关中方言俗语的共性意义与差异的归纳,也注重方言俗语与古代俗语的差异和读音的地区差异。立足关中,感悟关中方言俗语的独特魅力。本文将从探讨俗语的来源与定义出发,给出概括的定义,探讨促使关中方言俗语形成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及发展过程,总结关中方言俗语的特点,最后通过列举常见的方言俗语例子来领悟关中方言俗语的精髓,及思考在如今社会背景下如何传承方言俗语。一、俗语的来源与定义(一)俗语的来源俗即习,《说文解字注》:习者,数飞也。引申之凡相效谓之习。”[1]《淮南子》:“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2]《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3]语指言论,因此俗语的字面意思是流传下来可以进行效仿的言论。俗语最早组合出现在《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这篇文章中,“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4]而涉及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