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学习目标1、积累“寂寥、乃”等词语及多音多义词“从、乐、以、为、清、可”等的意义和用法。积累文中名句。2、了解记及作者的相关知识;读懂课文。3、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主旨。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谪守巴陵郡潇湘淫雨霏霏樯倾揖摧浩浩汤汤朝晖夕阴迁客骚人岸芷汀兰日星隐曜薄暮冥冥皓月千里心旷神怡你能口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吗?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巴陵胜状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若夫淫雨霏霏薄雾冥冥春和景明宠辱偕忘或异二者之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归长烟一空朝晖夕阴学前指导: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史》记载: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1015年(皇佑三年)以户部侍郎知青州27岁中进士,1052年病逝于赴颍州途中。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2、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就是旧县城西门城楼。其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可鸟瞰洞庭湖,岳阳楼始建于唐朝,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其间又几经扩建,规模宏阔,气势壮观,以岳阳楼为题材的优美诗文美不胜收,范仲淹自己也说:“前人之述备也。”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著,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学习展示1、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画出自读过程中不能解决的词语和句子。2、整理笔记:⑴、默记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巴陵胜状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若夫淫雨霏霏薄雾冥冥春和景明宠辱偕忘或异二者之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归长烟一空朝晖夕阴⑵、把课文中的通假字摘录在一起。3、师生合作,口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增其旧制属予作文以记之多会于此去国怀乡而或长烟一空是进亦忧百废俱兴北通巫峡南极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