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篇章知识简梳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孔子维护封建制度,思想核心是“仁”“礼”,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背诵: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⑷君子去仁,恶乎成名2、《民贵君轻》:出自《孟子》。文体:论说文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被称“亚圣”,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宽刑薄税。代表作是《孟子》。3、《晏子对齐侯问》:出自《左传》。文体:文言散文背诵: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大体上可认定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大多数篇章堪称先秦叙事性散文的代表作。4、《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国语》。文体:文言记叙文背诵: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⑶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历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说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事时间从西周中期到春秋战国之交。《国语》偏重记言。、《秋水》(节选):选自:《庄子》。文体:说理性议论文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河南商丘),中国古代思想家,与老子并称“老庄”,主要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也称《南华经》文章大多想象丰富,辞藻华丽,并采用语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背诵:且乎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6、《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文体:史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江西),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反对送出浮艳之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与宋祁合撰)。背诵:⑴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⑶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7、《与友人论学书》。文体:书信。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字宁人,明亡后改炎武,号亭林,尊称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有《日知录》、《音学五书》、《亭林书文集》,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之祖。他学术最大的特色是反对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代表作还有《天下郡国利弊书》。本文选自《亭林书文集,文集》卷三。8、《字谕纪泽儿》——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清代著名学者,大臣,内阁大学士,被誉为大清帝国的“中兴名臣”死后谥“文正”,有《曾文正公全几集》。9、《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体:杂文出自《且介亭杂文》。最初发表于《太白》半月刊,后编入《且介亭杂文》集。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主要有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论文集《坟》,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等,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0、《容忍与自由》。文体:议论性杂文胡适,初名嗣糜,学名洪驿,字适之,安徽人,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发表《文学改良邹仪》《文学金华观念与戏剧改良》,主要著作有《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文存》(共三集)等。★议论文:1、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