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仁堡小学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A版)主备:张敏张妍琼审核:徐清明年级:三年级编号:课题:《用冰取火》课时:第一课时【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二、知识链接:南极洲,又称“第七大陆”,围绕南极的大陆。包括大陆、陆缘冰和岛屿,总面积1405.1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整个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动植物能够生存,为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在南极圈内暖季有连续的极昼,寒季则有连续的极夜,并有绚丽的弧形极光出现。动物有企鹅、海象、海狮、信天翁等。全洲无定居居民,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烈风、酷寒、暴雪是南极气候的三大特征,尤其是烈风。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3倍。南极洲全年平均气温为-25℃。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极点附近寒季为极夜,这时在南极圈附近常出现光彩夺目的极光;暖季则相反,为极昼,太阳总是倾斜照射。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展开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一.导入:师:“火”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看到火,你们想到什么?(2)、自学生字,找出难记的字小组内独立解决。(3)、师重点和学生学习易错生字:暴策筹。(可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2、出示词语:威胁绝望思索摩挲徘徊驱散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读后说一说这几个词的意思)把这些词语分别放在语境中体会用法。二.再读课文,加深理解1.学生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师生共同参与,互相补充。2.在教师指导下将课文分为两大部分。(学生根据经验回答)师:是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你们看,这是地球的南端-南极(展示图片)师:在南极这片冰天雪地中,人们更需要火,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用冰取火》。二、出示要求:1.同桌交流生字词。2.讨论、交流。二.再读课文,加深理解指导学生将课文分为两大部分来学习。总结升华南极洲气候恶劣,人类根本无法生存,而这些探险队员也遇到了困难。南极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5当堂检测威胁绝望思索摩挲徘徊驱散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出示题目,认读词语10四、板书设计:用冰取火威胁绝望思索摩挲徘徊驱散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东仁堡小学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A版)主备:张敏张妍琼审核:徐清铭年级:三年级编号:课题:《用冰取火》课时:第二课时【课堂导学】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探险队员在困难面前沉着、冷静、不放弃的精神。2.了解用冰取火的道理,知道南极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能复述用冰取火的过程。二、知识链接:人们常听说钻木取火,而用冰是如何来取火的呢?这就是涉及到物理中几何光学的原理了。光通过两种媒质的界面时,要发生折射。凸透镜(会聚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它对光有会聚作用。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光线会聚焦点,即平行光聚焦法。从而使热量集中到焦点上。如果在焦点处放些易燃物质,易燃品就会燃烧起来。“钻冰”取火,就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人们取大小适度的一块冰,首先将冰磨制成一凸透镜。然后,利用太阳光找到冰凸透镜的焦点,便可利用此冰凸透镜引燃火种。这就是所谓“钻冰”取火的奥妙。三、导学过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分配揭示任务出示学习目标谈话:孩子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冰取火》,共同感受用冰取火的奥秘。5展开活动一、研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学要求:(1)听课文朗读,标出课文中自然段的序号。(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一、研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学要求:(1)听课文朗读,标出课文中自然段的序号。(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0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