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艺活动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社团发展思路探析【摘要】伴随着高校扩招工作的开展,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和参与人数也都呈上升趋势。个性鲜明的新时代大学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自发组成了形式各样的大学生社团。这些大学生社团通过大量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大多数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能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学生把社团当做接受教育的另一个形象生动的新课堂。本文从大型文艺活动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着眼,剖析了高职艺术类学生社团的发展困境,并结合高职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大型文艺活动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社团发展思路。【关键词】大型文艺活动;艺术类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笔者通过网络对一些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到高校社团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在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要全面实现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要加强社团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遵循先进导向原则、人本服务原则和创新开放原则;同时也要加强社团文化三方面内容的建设,以更好的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型文艺活动作为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校園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认识大型文艺活动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积极探索艺术类学生社团发展思路,必然成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大型文艺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德育渗透,文化育人高职院校的学生年轻而活跃,常涉猎新奇事物,且所学专业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因此他们的品德修养高低、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例如,在2020年共青团武汉市委举办的“爱我江城”高校行文艺演出中,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我校艺术类学生社团用自己排演的舞蹈和声乐作品,表达对美好家园的热爱,用书法、朗诵、环保T台秀等艺术审美形式增强他们“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憧憬和信心。2、陶冶情操,提升品位构建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主要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构建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的过程。由于人才培养方向和技能型专业特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人文氛围淡薄,缺乏艺术色彩,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大型文艺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活力,是校园文化中最富有魅力和人文精神的部分,它以直观性、体验性和创造性,能够使学生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认识自我、启迪自我。3、凝练团队,增长才干多次实践证明,大型文艺活动前对节目进行雕琢、修饰、联排,能将参与表演的学生各自为阵的零散作品整合为百花齐放的“锦绣拼盘”,极大地增长了学生的团队融合能力;对活动流程的精心策划,对每一处细节的周密安排,使参与组织的学生学会了科学分工、各司其职、沟通协调、优势互补。二、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社团的发展困境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底子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从参与大型文艺活动的角度来看,艺术类学生社团的发展困境尤为凸显。1、专业指导匮乏缺乏艺术上的专业指导是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社团的普遍困境。仅凭学生的一腔热情和自我摸索,很难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艺术专业指导匮乏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总体力量薄弱,师资结构设置不平衡,大部分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由分团委或团总支老师兼任,而这些老师并无艺术专业功底,且日常工作繁忙琐碎,指导社团有心无力;另一方面,即便为学生社团配备了指导老师,但对指导老师的责、权、利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课酬上没有较好的保障,使得部分老师指导学生社团有力无心。2、经费场地短缺学生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有限,学校对学生社团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大,因此会员会费是高职院,另外,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规模发展过快,而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生活动场地建设相对滞后,专门供艺术类学生社团训练、排演的场地较少,使得多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