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校学生奖助社团及其育人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推进和社会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开始关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全面发展、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用公益行为支持教育事业和学生成长。而随着捐助方基金的逐年投入和持续运行,管理理念也从单一的经济支持,向经济支持和育人双重功能的模式转变。特别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捐助方除了直接给学校捐资设立奖助学金以外,还号召获得该项奖助学金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学生奖助社团。在高校和捐助方共同指导下,各奖助社团陆续成立。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在社团组织建设和系列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学生奖助社团的陆续成立,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中的新动向。本文旨在阐明奖助社团的特点和类型,揭示奖助社团在大学教育和高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作用,以期对奖助社团在实践中的发展建设起到指导作用,并进而对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发展做出有力的探索。1高校学生奖助社团的特点和分类1.1高校学生奖助社团的定义所谓高校学生奖助社团是高等学校中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为指导,在校方和捐助方的共同理念指导下,由获得某项奖助学金的同学共同组成,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学生团体组织。1.2高校奖助社团的新特点学生奖助社团是高校众多学生社团组织类型之一,有着学生社团普遍的共性,但由于其特殊的成立背景而在成立模式、管理模式、发展模式上别具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奖助社团运转的多重管理。一般性学生社团的运转模式为校方提供宏观指导,学生自主规划发展方向、活动组织架构等内容。而奖助社团是学校和捐助方共同指导。捐助方在高校设立某项奖助学金,并号召所有获得该项奖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助学金的学生自愿组成学生社团。在校方和捐助方的共同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以达到锻炼自我、丰富校园文化、回馈社会等目的。(2)奖助社团的定位主要由捐助方确立。在校方和捐助方共同指导之下,奖助社团的定位和活动组织不像其他社团一样由学生自主决定,而是从校方和捐助方共同的育人理念出发,在既定的发展方向下组织活动。如奖学金社团大多定位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助学金社团的活动大多侧重公益活动,回馈社会。(3)奖助社团人员组成的身份同一。奖助社团的成员是由获得某一项奖助学金而聚集在一起的。奖助学金的评定发放一般具有非常强的指向性,或奖励全面发展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与兴趣指向型社团兴趣同一性或者发展型社团的规划同一性相比,奖助社团的成员在身份特征上具有极为相似之处,呈现出身份属性上的同一性。(4)奖助社团社会资源较为丰富。奖助社团不仅能够获得学校支持,而且还能获得捐助方的大力支持。捐助方每年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之外,还给社团运作提供固定的活动经费。捐助方凭借自己的社会资源,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或发展要求提供假期实践工作、能力培训、海外实习、工作岗位等相关资源。这样不仅保证社团能够按照特定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学生也有机会将书本上的知识实地应用,实现了学校的知识教育资源与社会的实践教育资源良好的互动与对接,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整合利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借鉴其先进的培养模式和育人经验,也是高校节约成本、获取更多资源、拓展育人思路的有效捷径。(5)奖助社团跨学校跨地域交流。捐助方往往在许多高校捐资设立同一名称的奖助学金。学生奖助社团不仅在本校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而且还通过捐助方搭建的平台实现了各高校的交流。通过社团刊物介绍各高校该奖助社团的建设和活动状况;组织年会,使各高校社团成员定期相聚,加强情感建设和经验交流;完善社团网站,使同学们及时了解兄弟院系社团的最新状况。奖助社团跨学校跨地域交流也同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